自己明明先飛到這個小島,誰知卻被此人從背後捷足先登。悟虛心中微微不悅,看了看此人三尺外那濃烈而特有的龍族氣息,卻也不好說什麼,畢竟此處乃是龍族修行密境,何況說到底,此人也沒有違規。
悟虛默默轉身退去,要另覓他處。卻不想此刻禁制啟動,自己竟然闖不出去!再回到島中,人已經不見了,作為島中禁制樞紐的噴泉龍首也已隱去。
悟虛以獅子吼,呼喚了那人幾聲,卻是一點回應也沒有,心中不由大怒。這島中禁制,悟虛先前察看其他小島的時候,已經知道,啟動之後,是可以將人掩住,但卻不會隔絕傳音。除非裡面之人再佈下隔音禁制,或者修行到甚深微妙處,神識方才不會聽到外面的傳音。
此刻此人剛剛進去,便是佈下隔音禁制也沒有這麼快。顯然是根本不想搭理自己。
悟虛又取出敖楓交給自己的玉佩,靈力注入,激起一片光華,卻還是毫無動靜!看來,要學點陣法之術啊。悟虛默默想著,暫時只得端坐在原先那噴泉龍首所在之處。
一處青石臺上,一個年級與敖楓相仿的男子,端坐在那裡,雙目正透過禁制打量著悟虛。待見到悟虛手中的玉佩,不由臉色一變,“敖楓他居然將外人送本族密境修行!哼,四處拉攏人心,真的當我們這些兄弟們不存在?”
原來,此人名叫敖吉,乃是龍王四太子。老龍王,有九個子女,五子四女。老大老二老六老七皆是公主。自從三太子私自出宮,音信全無,身為四太子的敖吉便是最長的龍宮太子。誰知此次,龍王離開之時,卻叫最小的九太子主持大局。敖吉這樣桀驁不馴之人,雖然明面上不說什麼,背地裡哪個服氣?
龍族修行密境,其實偶爾也有龍族之外的修士進入。但如今敖吉見悟虛乃是敖楓送進來的,心中卻是勃然大怒,只不過表面上卻不好直接出手。
“此次要修煉那鬼龍九爪,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方才出來,且先讓老九送進來的人晾在那裡。等到自己出關,再收拾這傢伙。”敖吉一臉奸笑,隨即佈下禁制,隔絕外界的傳音之後,便緩緩地取出一枚黑黝黝的令牌,噴出一滴精血。。
小島的禁制,已經開啟,不但闖不出去,便是連音訊也難以傳出,更莫說敖楓還在星海密境之外。
悟虛想了想,此刻先莫管秘境中的真人意境,且看看是否能憑藉此處的充沛靈氣,修為有所突破。悟虛心知,禁制開啟,方才自己感應到的一絲真人氣息和意境,已經不可尋,轉了一圈,便打定主意,盤腿坐了下來。
小島頓時安靜了下來。
那敖吉在禁制中,全神貫注地望著前方上空。一條龍影,從那黑色令牌飛出,在空中似幻似真,兩隻龍爪上有黑雲繚繞,隨著身影的忽左忽右,忽然消失在極速變幻的黑雲之中,隨後便聽得空中四處響起破空之聲。敖吉頓時面露驚喜之色,嗷的一聲,也化作本體,隨著那條龍影,在空中飛舞,比劃。
悟虛靜靜地坐在島中一條小溪邊,猶如老僧入定,周圍靈氣飛速湧來,將其包裹得好似一個蟬蛹一般。法界之中,悟虛神識之體以左膝託左手,掌心向上,右手同左手一般,重疊於左手之上,兩拇指指端相拄,結大日如來法界定印,眼看著端坐之處的“實地”,緩緩擴大,便不由動心起念,回憶起自己在蓮法峰花蓮妙法宗的山門,大都天源延聖寺,開封相國寺,洛陽白馬寺,普陀山寶陀寺,乃至應天棲霞寺、雞鳴寺,這些自己曾經停駐、見聞的佛門寺院,一一回望觀想。隨後,法界虛空漸漸有廟宇樓臺,若隱若現。
悟虛卻是要借用星海密境的靈氣,凝練神識之身的同時,試著顯化構建一方寺院,作為自己日後的道場。
當然,要顯化構建一方寺院卻是極難的。莫看此刻,法界虛空有廟宇樓臺隱現,卻不過是徵兆罷了。
果然,再過了片刻,法界虛空中的廟宇樓臺消失不見,僅僅有一個蒲團出現在法界之中,悟虛面前。緊接著是一個木魚和棒槌,出現在蒲團旁邊。
悟虛看著這蒲團和木魚棒槌,環顧灰濛濛的四周,這倒真是有點迷途荒野,苦行僧的模樣。那恢宏廟宇,如此,自己一時半會,難以顯現。眼下自己還是轉而提升自身境界的好。
悟虛神識之體,起身走過去,做到那蒲團之上,拿起棒槌,敲了一下木魚,一聲輕響之後,悟虛發覺那些從外面湧入的靈氣,速度似乎快上了幾分。便又口誦佛號,敲打木魚,果然不但外面的靈氣盡快了進入的速度,周圍的靈氣更加瘋狂地湧了過來。一瞬間,悟虛神識之體便覺得無比充實。
哦,想不到,這個木魚還有這樣的聚靈效果。算是一個驚喜。悟虛看著眼前一片靈氣海洋,心中微微激動。又不緊不慢地敲了幾下,仔細感應,終是恍然大悟。
木魚之聲,靜心凝神。聚靈是表象,凝神乃是根本妙用所在。自己寂滅法界之後,觀照己身,重造法界,開闢道場,等於此間主宰,萬事萬物,在機緣合適的情況下,無不隨自己心意而顯現。而自己因為身處龍族星海秘境,潛意識總是有吸納如此充沛靈氣的念頭,是以,木魚在被敲動之下,便為了凝己之神,引動靈氣而至。
總而言之,此刻自己在法界,想著吸納外界的靈氣,則此虛空顯化的木魚,便聚集外界靈氣,為自己凝鍊神識之體。是以,聚靈之用,是此木魚顯現於道場之時,隨自己心意而有。
此之所謂,真空妙有!
悟虛,想不到此刻竟然實證此理,心中明不由一陣法喜。遂又自說道,“誦讀佛經之時,之前第一句便是‘爐香乍熱,法界蒙燻’,我之法界,我之道場,如何缺得了法香?”
一邊敲著木魚,一邊觀想起香爐來。靈氣如嘩啦啦的潮水。不一會兒,悟虛面前漸漸出現了一個三足銅色香爐。悟虛想了想,唸誦了一聲“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爐身之上,便多了一行小字,正是悟虛方才唸誦之言。
悟虛又唸了一句,“爐香乍熱,法界蒙燻”。頓時,香爐中,便有淡淡異香升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