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怎麼可能?”
齊默是第一個開口說話的人。
這簡直就不可能啊!
葉瀟一個整天不學無術,學習成績倒數第一的傢伙,怎麼可能寫出這樣的詩詞來?
齊默很難相信,自己已經寫了很多年的詩了,卻仍然寫不出葉瀟此等意境的詩詞來。
葉瀟這首詞的詞牌名是“滿庭芳”,詞的題目是“離殤”。
既然是說“離殤”,那麼接下來的寫景中必然出現與離別相關的事物。
果不其然,暮靄,江水,雲煙,大雁,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一幅孤寂悲鳴的景象。
緊接著,整首詞的基調定下來之後,葉瀟筆鋒繼續用力一分,配上黃色梔子這等寓意離別的花朵,進一步將這種悲傷渲染出來,讓人感同身受!
不得不承認,齊默也被葉瀟這凝練的遣詞能力驚訝到了!
多一字,少一字,味道全然不同。
葉瀟這人,奇了!
繼續分析下去,同窗飲酒,泛舟湖上,多麼的瀟灑恣意。
可是和這詞的悲傷基調一對比,頓覺這等瀟灑是帶著離別感懷的。
春波皺起巧妙化用了“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的典故,給這首詞平添了許多韻味。
上闕以“徘徊”二字結尾,直抒胸臆!
舟在徘徊,人也在徘徊,這種依依不捨的離別之情驟然達到了一個高峰。
而下闕,葉瀟的筆尖觸覺一轉,寒月映水,水搖青苔,體現同窗泛舟之久,便愈加表明他們之間的不捨。
這首詞的結尾處,更是點睛之筆,化用了孔子的名句“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一語雙關。
既體現了同窗學習時間之快,也點名了這場聚會的時間之短,此後一別,天南地北,不知何時見也。
齊默看到這首詞的時候就驚呆了。
葉瀟這個年紀真的能夠寫出這樣的詩來嗎?
齊默持懷疑態度。
其實在場的不僅僅是齊默懷疑,王浩懷疑,肖鵬懷疑,鄧明傑懷疑,就算是在場的幾位女生心裡也有些好奇,這葉瀟能夠寫出這樣的詩來?
他才多少歲?
哪裡來的這麼多離殤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