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魏城的選擇仍舊很多。
隨手給自己也扣上一座不動金鐘,他迅速盤膝入定,腦海之中,關於金鐘罩第九重的功法奧義也徐徐浮現。
這是金鐘罩功法的最高一重,但並沒有什麼更霸道,更強大的奧義符印,反而是對整個金鐘罩功法的綜合總結,闡述這個外功功法的一些優劣之處。
乍看起來,或許會讓人有些失望。
但魏城卻如獲至寶,為此他不惜以精神力浸潤,逐字逐句的在心中唸誦,思索,感悟,融合他對金鐘罩前八重功法的理解,統一起來,再來映照這第九重的綜合總結。
最終,便可以從更高層次來理解,來感悟這個功法。
甚至,還能借著金鐘罩這個外功功法,來間接理解搬山心法。
通俗來講,這就是學習的快樂。
“搬山心法,理念類似於以實化虛,眼中看到的是山,這是實,再到心中搬動的山,這是虛,借實物來反饋,來觀想,進而形成搬山內力,乃至於在那身體的神秘天地中,化作巍峨群山。包括衍生出來的不爭之道,皆是如此。”
“金鐘罩功法,金鐘本不存在,是透過搬山內力的運轉,透過對符印的理解,透過能量的不同排列組合重組,讓身體各部分暫時增加更強的防禦。”
“內力為虛,金鐘為實。”
“金鐘罩的前五重功法,就像是鋪墊,金鐘護罩則是不動金鐘的基礎,屬於前置次一級的防禦。”
“所以到了第六重,才有金鐘符印,那符印,其實就是能量組合的綜合體現,是以虛化實的關鍵,進而就有了不動金鐘。”
“第七重,則是在第六重的基礎上,增加了備用不動金鐘。”
“第八重,則是增加了不動金鐘的靈活性,不分敵我,五十米之內,皆可扣之。”
“所以這第九重,其實就闡述了一個道理,心法之強源於實,外功之強源於內,外功之所以是外功,就是因為它不能獨立,沒有足夠強大的搬山內力,沒有足夠強大的精神力,外功再熟練也是廢。”
當心中升起這個念頭時,魏城也忍不住有點想笑,這聽起來像是個多餘的廢話,但是,這恰恰是最核心的領悟。
這金鐘罩第九重的功法,其實就明擺著告訴所有修煉者一件事,融合搬山觀想圖與金鐘觀想圖。
或者,是將前者的力量引過來,兼併金鐘觀想圖,畢竟一主一次,無論如何,金鐘觀想圖都影響不了搬山觀想圖的。
但只要搬山觀想圖影響到了金鐘觀想圖,那效果就是天崩地裂。
很可能會達到大圓滿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