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晴不是父親嶽為本,她根本沒有從事過化工行業,對行業內的瞭解可謂是兩眼一抹黑。雖然父親的人脈和影響猶在,但是讓她親自去跑專案,無異於強人所難。
別說三百萬設計合同,即便是三十萬合同,如今的她既不敢籤,也籤不下來。
梁廣原見她臉色蒼白,冷笑著嘲諷道:“原來嶽院長都是主動承攬經營任務的大頭,怎麼到了嶽總這裡要換換政策?”
耿志遠插嘴道:“即便是嶽院長在,他也不會獨自攬下三百萬的任務。我看這樣吧,就按梁院長說的八百萬,我們五個人每人一百二十萬,留兩百萬給嶽晴。大家看怎麼樣?”
耿志遠的安排還算合理,林蔭打抱不平道:“嶽晴剛開始幹,她怎麼能比得上嶽院長?別為難人家小姑娘了,我看耿工說的挺好。”
一百二十萬的合同任務對寇萬山來說實在是太難,但是去年他又欠下了耿志遠好大一塊人情,只得表態贊同道:“我同意耿工的意見,一百二十萬就一百二十萬!”
梁廣原也明白嶽晴不會輕易接受三百萬設計合同,之所以這麼說就是為了讓她難堪。雖然耿志遠攪了局,他也故作大方道:“那行吧,不就是一百二十萬嗎?小意思!”
散會後,嶽晴留下了耿志遠,朝他訴苦道:“耿工,我上哪兒去找兩百萬的設計專案?你可得幫幫我呀!”
耿志遠安慰道:“你先彆著急。嶽院長在我們行業人脈深厚,他認識的人比起我來多的多。等你回家後問問他,讓他幫你出出主意。”
“那好吧……”嶽晴又犯愁道:“可是,即使我爸爸幫我聯絡了專案,我也不會談啊!”
耿志遠笑道:“有了門路後我幫你談,談下來算做你完成的任務,這總行了吧?”
嶽晴見自己什麼事都得依靠耿志遠撐腰,不由得臉頰一紅道:“謝謝你了,耿工!我這董事長當的……太不合格了!”
“這不怪你!”耿志遠寬慰道:“替父掌舵,倉促上陣,情有可原哪!”
“耿工,我就喜歡聽你說話。”嶽晴羞澀道:“總能說到我的心裡去。”
耿志遠苦笑道:“嶽總,我們在一起經營遠為公司,相當於一根繩上的螞蚱,一榮皆榮,一損皆損。實體企業不易,我們必須團結一心呀!”
回到自己的辦公室,耿志遠靠在椅背上暗自犯愁。一百二十萬的設計專案,讓他去哪裡找呢?
對於不善於也不喜歡社交的他來說,行業內的人脈淺薄是一大缺點。他熟悉的不過是梁城化肥廠的杜弘毅、梁城精細化工廠的餘汝銘、齊先華等寥寥數人。
至於敬州石化的黎月,他們的關係雖然很近,但在設計專案上卻說了不算,想幫也幫不上大忙。
梁城化肥廠H裝置搬遷專案正在建設中,不知道還有沒有資金再新上杜弘毅提到的三十萬噸硝基複合肥裝置。如果這個專案能談的下來的話,一百二十萬的任務差不多可以一次性完成。
“難啊!”耿志遠長嘆一聲道:“看來吃設計這碗飯不在於你的水平有多高,而在於能不能拉來專案。如果拉不來專案,即便你的水平再高,也會被活活餓死。”
剛剛過了正月十五,耿志遠便帶著木曉月趕到了梁城化肥廠。一是檢視H裝置搬遷專案的進度,以便於施工服務。二是瞭解一下三十萬噸硝基複合肥專案的進展情況。
杜弘毅熱情接待了他,並向他透露道:“現在廠裡的資金情況比較緊張,複合肥專案一時半會兒怕是上不了了,要是有什麼訊息我會及時通知你。”
耿志遠麾下也有幾個公司,深知實體企業經常陷入資金不足的窘況,只得道:“杜總,那就麻煩您費心了。”
回省城的路上,耿志遠有些悶悶不樂。雖然說一年之計方才開始,但是一百二十萬的經營任務猶如一座大山壓在頭上,無論如何他也輕鬆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