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化工精英> 第166章 扶貧(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6章 扶貧(下) (2 / 3)

“不會的,對別的女人我不會心軟。”耿志遠一邊嘴硬,一邊回憶起他跟魏曉的那次出軌,不正是由於自己心軟造成的嗎?

“志遠……”蘇卿伏在他懷中深情道:“我知道你只愛我一個,但是男人總免不了犯錯誤。如果,我是說如果,假如有一天真到了那一步,我只想對你說:只要你能記住回家的路,家裡的大門永遠為你敞開。”

“卿卿!”耿志遠已經做出過對不起蘇卿的事,所以心裡愧疚的很。讓蘇卿這麼一說,他更是慚愧得無地自容,緊緊摟住女友感動的無以復加。

2002年的最後一個夜晚,在他們倆的緊緊相擁中悄然度過,迎來了2003年的第一個凌晨。

過了元旦,一月底便是除夕,技術質量部的工作又不是很忙,耿志遠便抽出時間分析研究,尋找著適合甸子村脫貧的投資專案。

一番研究之後,他認為可以利用甸子村靠近梁城化工園區的位置優勢,新上一條化肥編織袋生產線。

化工園區內,僅梁城化肥廠一家便具有30萬噸尿素、60萬噸複合肥的生產能力,若以50公斤複合肥內覆膜編織袋計算,60萬噸複合肥每年至少需要1200萬條,更不用說園區內還有其他化工企業同樣需要編織袋包裝產品。

而且需求塑膠編織袋的不僅僅是化肥行業,食品、建材等行業也需要大量的編織袋作為包裝。所以塑膠編織袋的銷售市場應該沒有多大問題。

塑膠編織袋廠家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前期拉絲、編織、覆膜工序自動化程度較高,後續的冷切、套袋、縫底、封口、複合等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且對文化程度要求不高,可以解決甸子村大量剩餘勞動力的出路問題。

耿志遠根據以往專案估算了一下,新上一條年產600萬條化肥編織袋生產線,廠房裝置大概需要投資300萬元左右,投資回收期約為34年。

初步方案有了之後,耿志遠又仔細編寫了一個投資計劃書,把所有能考慮到的因素全部寫了進去。

陸怡看完計劃書後佩服的五體投地:“志遠,你真厲害,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誇你了。”

“專業人幹專業事,沒什麼值得吹噓的。”耿志遠道:“你仔細想一下,這種專案建在你們村,行還是不行?”

陸怡琢磨了一會兒道:“行是行,但是必須得到陸文公和張樹仁的支援。”

“張樹仁是誰?”

“陸文公是村支書,張樹仁是村主任。”陸怡解釋道:“我們村陸家和張家是大姓,兩家向來不大對付。想得到張樹仁的支援,怕是很難。”

耿志遠笑道:“在利益面前,什麼都是虛的。我就不信張樹仁會放著眼前的錢不掙。”

“你是想讓張樹仁入股?”陸怡猜測道。

“不!”耿志遠擺手道:“不只是張樹仁,要讓全村百姓都入股,企業掙了錢每個人都能從中得到好處。”

“那會很麻煩的,村民會跟企業鬧矛盾。”陸怡擔心道。

耿志遠道:“我是這樣想的,企業是兩方投資,一方是你,當然也代表我,另一方是村集體。村民投的錢交給村集體,分紅也由村集體負責,不跟企業產生直接關係,省得牽扯到一些麻煩。”

“還是得先把陸文公和張樹仁拿下,否則只要他們倆有一個動了歪心眼,咱們這企業即便建起來也會垮。”陸怡依舊不放心道。

耿志遠淡然道:“幹什麼事情都會有風險,你從小長在村裡,又是陸家的人,我相信不管遇到什麼事你都有辦法解決。”

陸怡沉思了一會兒道:“那行吧,我先跟我爹談一談再說。”

“張樹仁那邊你熟嗎?”耿志遠問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