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大家都是搞技術的一幫人,也沒什麼照片和動態可以秀,反倒是ivideo他們很喜歡,甚至好多個團隊和實驗室都開闢得有影片博主的賬號,時不時會上傳一些科普影片和創意小玩意。
但這下見到李明柳和高曉第為了一片腹誹山總的博文開始下場撕逼,眾人就好像看到了旗艦,從一開始的不屑一顧,點個踩,或者乾脆留言一個呵呵,到如今紛紛去評論區下留言,然後順便為一幫人科普了一下,山總到底有多牛逼……
然後這場“風波”,在中午的時候達到了最高潮。
甘小雨在ivideo上釋出了一個影片。
在影片中,她先念了一遍那篇博文,然後再公佈了自己的身份。
“沒錯,我就是蘇教授的第一批研究生。在過去八年,很榮幸地跟著道士參加了不少學術會議,也代表道士參加了不少學術會議。”
“無論是國內也好,還是國外也好,我從來沒有見過任何一位科學家質疑過我導師的學術能力。”
“此外,我可以很負責地說,我們研究生階段的所有課題,都是導師給我們佈置,然後循循善誘,最終才取得成果的。”
“我不知道這篇文章的作者是不是搞科研的——嗯現在看來不是——但我知道,他肯定不是半導體領域,也不是物理學領域,更不是網際網路領域的。因為但凡他有一丁點的社交面,就應該知道……他的那些質疑有多麼的可笑。”
……
中午,蘇遠山直接讓文曉倩把飯給自己帶到辦公室來,吃完後就小眯了一會。
下午,馬孟起來到了他辦公室。
或許是被文曉倩“告誡”過了,馬孟起果然絕口不提今天就是諾獎物理學獎的開獎日,而蘇遠山又是個大熱門,一開口就直接彙報工作。
“山總,幫忙看一眼。”
馬孟起從兜裡掏出個比煙盒小一號的小玩意遞給蘇遠山。
“運動相機?”蘇遠山眼睛一亮,連忙接了過去。
“嗯,現在防抖功能的演算法還在完善中,實際效果可能會打一點折扣,但就目前而言,我們能做到300萬畫素下,還能持續攝像兩個小時,已經是極限了。”
馬孟起看著蘇遠山,眼中充滿了格外的期待。
蘇遠山看了他一眼,假裝看不懂那格外——他太瞭解馬孟起這貨了。
這貨特地卡著時間過來,怕是意有所指。
——現在是下午四點半,按理說,該開獎了。
“運動相機主要還是防抖,演算法是我們的強項,捨得投入,多調校就行。”蘇遠山翻來覆去地看著相機,然後又從一旁的櫃子裡拿出一臺無人機。
“掛在下面的,直接可以用資料介面。”馬孟起連忙站起來幫忙。
蘇遠山順著馬孟起的指點,卡的一聲,直接把無人機和運動相機對接了起來。
舉起無人機,蘇遠山一臉的滿意。
“pro”+“大疆”,今後精衛在消費類電子運動產品這一領域,怕是無人能及。
“你們接下來的方向是什麼?”
放下無人機後,蘇遠山重新坐了下來。他知道馬孟起是純搞技術出身,市場概念有些淡薄。而且還有些一根筋……
做技術可以一根筋,但做企業要是一根筋的話……有時候就真要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