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是一個很奇妙的元素,富勒烯,碳奈米管,石墨烯……它們都是碳原子的不同結構形式。那麼,我們能否從結構上來考慮呢?”
“當然,我不是說讓你們去找另外一種結構的某某稀……畢竟現在沒有任何理論支撐它擁有其他可以穩定存在的結構。但石墨烯的性質,是會透過它層數的不同而改變的。譬如,小雨,你現在就在做多層石墨烯結構的實驗對吧?”
“是的。”
“嗯,那你有沒有考慮過,我們將兩層石墨烯重疊——但又不完全重疊,譬如加一個角度——是不是就改變了石墨烯的結構,最起碼是雙層石墨烯的結構了?”
“在這種情況下,它會不會誕生新的特性呢?如果常溫不行,低溫呢?”
姜超和汶萊頓二人默默地聽著,片刻後,汶萊頓眼睛一亮:“教授,您的意思是讓我們設計雙層石墨烯在不同角度下的性質試驗嗎?”
“嗯,多種條件下的多種電磁性質。”蘇遠山說著聳了聳肩,笑道:“我有一個想法,還需要你們幫忙驗證一下。”
*
*
姜超和汶萊頓興沖沖地離開了,但甘小雨被蘇遠山留了下來。
在經過最初的興奮後,甘小雨開始有點擔心這個試驗的難度來——一般而言,搞物理的人嘴裡的低溫那可不是什麼零下幾度之類的,你不接近絕對零度那也好意思說低溫?
但要在極低溫下完成雙層石墨烯的“錯層”試驗,這試驗光是想一想就覺得刺激……她很擔心這二位師弟怕是連實驗設計都做不出來——反正她現在腦子裡完全沒有概念。
“教授,會不會難了點?”
“有點,但應該能行。我們不缺經費,也不缺裝置,而且他們還可以根據需求自己設計需要的實驗裝置和器材。現在他們缺的是思考方向和能力……嗯,不說這個,先給他們兩年時間,搞不出來再說。”
蘇遠山之所以現在就讓自己這二位學生開始搞“魔角”,自然是因為時機到了——石墨烯比歷史上早誕生了十年,而這些年,為了研究石墨烯,奈米級的試驗裝置裝置也跟著升級了一番。他粗略算了算,發現可以搞之後,這才安排了下去。
而且最重要的,是電科要攜遠芯成立一個國家級的凝聚態物理實驗室。
“電科要成立國家級凝聚態實驗室的事你聽說了吧?”蘇遠山含笑望向甘小雨。
“嗯,聽說了。”甘小雨點頭,忍了一下,還是笑道:“不過我覺得……還不如把您的實驗室直接掛個牌呢……”
“那怎麼行,國家面子還是要的。”蘇遠山哈哈一笑,又搖頭道:“不過啊,巧取豪奪這種事兒,國家還是願意幹的。我們實驗室大概會被合併過去……”
“啊?”甘小雨瞪大眼。
“國家現在雖然富了不少,電科更是今非昔比的有錢。但要支撐起一個世界級的國家實驗室,還是有點吃力的……所以你們蘇校長就把主意打到了我頭上了。”蘇遠山一邊笑著一邊搖頭:“我覺得啊,他應該是一開始就打在了我的頭上。”
甘小雨立刻抿嘴笑了起來。
“不過有一說一,我也想並過去。畢竟錢再多也要省著花,程式設計上講究不重複造輪子,在實驗室架構上,咱們也要節約嘛……”
“是。”
“所以,合併的事,我會讓電科和你聯絡,到時候可能會稍稍耽擱一下你的課題進度。”
“噢,沒關係!”甘小雨豪爽地點頭:“不過怎麼合……我現在一點動靜都沒聽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