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也就是遠芯成年的當年,我們以超乎尋常的效率完成了超越時代的eda軟體。拿現在時髦的一句話來說,就是遠芯從此走上了開掛之旅。”
“在完成eda的同年,我們完成了中文尋呼機的晶片設計,並與江陰電子管廠完成了重組,成立了眾芯電子。”
隨著蘇遠山的回顧,從臺下創始人團隊的位置也開始響起掌聲。
蘇遠山看都不看,就知道這必定是王朝新和姜濤這幾個當初從傳呼機搞起的傢伙在鼓掌,在他們的帶動下,很快掌聲便響徹了整個體育館。
蘇遠山也停了下來,含笑等著掌聲結束。
畢竟,如今的眾芯,早已是國內四大手機廠商之一,同時也是全球封測領域的巨頭,霸主級的那種。同時旗下還擁有數個子品牌,分別涉及到小家電,智慧穿戴裝置,以及液晶電視領域。除此之外,眾芯也配合遠芯,索芯等,積極進入半導體相關的產業鏈,觸角涉及到到了半導體原材料,化工,加工等行業。
眾芯的規模和成就,當得起全場的掌聲。
“也就在同年,我們還開發出了影片解碼晶片,並帶著它參加了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全球計算機分銷商大會dex’91。然後,席小丁博士在矽谷留下了我們另外一道足跡。”
臺下猛地傳來一聲不忿的大喊:“還有楊怡雯!”
——看臺上的其他人聽不見,但蘇遠山和一眾創始人團隊的大佬卻是聽得一清二楚,眾人紛紛忍俊不住,笑了起來。
當然,掌聲也隨之響起。
誰都知道,蘇遠山口中的“足跡”是指的什麼。
那自然是另外一個橫亙在矽谷的龐然大物——星海。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的星海。
二十年過去,星海已經由當初的遠芯eda的“代理商”,成為了目前矽谷第一大科技企業,業務橫跨中央處理器,圖形處理器,asic,消費類電子產品,網際網路軟體,商業軟體等諸多領域。
已經不止一家媒體把星海和遠芯相提並論,並稱為科技領域的雙子星。
當然,因為星海目前相對遠芯而言,已經毫無關係,蘇遠山自然不願意在遠芯的二十週年慶上提起過多,以免引來不必要爭議。
畢竟有句話是怎麼說來著?懂得都懂。
在一筆帶過了星海的血脈後,蘇遠山再次微笑望向臺下。
“也是這一年,孫西慧女士前往hk,成立華遠貿易。”
孫西慧滿臉含笑,輕輕地鼓起了掌。
“還是這一年,我們的通訊技術團隊開始進入閉關階段,進入了長達三年的蟄伏期。”
毫不意外的,掌聲再次響起。
而且這一次,是由看臺上所引爆的——今天在場的七萬多員工中,有超過兩萬人都是通訊技術團隊的員工,其中更是不乏當初被判“三年有期徒刑”的老人。
所謂三年有期徒刑,自然指的是當初通訊技術團隊在三年內都沒有產出不說,還一直不停地發展壯大,每年都要花掉遠芯將近百分之三十的科研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