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遠山便看了一眼坐在高曉第身邊的尹自林。
尹自林,今年已經三十出頭。如果論起關係來,他和蘇遠山還很有淵源——他是斯坦福的碩博,同時也是唐文傑博士導師的同門師兄。88年T大的公派留學生,本來打算兩年後碩士畢業就回國的,結果……那件事發生後……他就乾脆留下來讀了個博,然後94年就加入了Cyrix。
在CYrix幹了接近三年後,因為國內日新月異的變化,再加上唐文傑的關係……於是尹自林在考慮良久後選擇了回國。
他此前在Cyrix就一直在負責處理器的匯流排協議,回來後沒過多久,遠芯就啟動了雙核專案,因此他也就理所當然地擔任起了多核架構中的核間通訊協議/架構的實際負責人。
見蘇遠山看著自己,尹自林無奈地笑了笑:“山總,這活兒確實有點難辦。我和文傑聊過,而且當初Cyrix其實也有多核的想法,但最終發現要實現核間通訊,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嗯。”
蘇遠山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又靜靜地看了高曉第好幾秒後才重複問了一句:“除了核間通訊,其他技術呢?”
“……”高曉第被蘇遠山盯得有點發毛,扭捏了一下後攤手道:“我玩晶片好歹也玩了十來年了。”
“那就好。”蘇遠山鬆了口氣,笑了起來。
遠芯處理器的翻盤點,從來不在指令集上,也不是在製程上,更不是在單核能力上——就算蘇遠山,他也自知無法撼動intel和AMD這兩家老牌晶片廠在單核能力上的地位,特別是在未來幾年,雷鳥,圖拉丁,北木,巴頓……如果遠芯要硬著頭皮和AI大佬們拼單核能力……說滿地找牙有點過,但起碼會是很難受的。
遠芯想要翻盤,就只有提前鎖定X64和多核架構。
幸運的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比他更懂多核到底該往什麼方面發展,又該採取何種技術——高貴如intel,也因為要和amd搶雙核釋出,搞出了把兩塊單核晶片封裝在一起的高階操作,人稱“膠水雙核”。
在多核架構中,核間通訊是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技術,而核間通訊的基礎又是通訊匯流排協議。
……
“這樣,尹師兄,接下來就我們一起參考吧,畢竟多核架構我也有參與設計。”蘇遠山笑著望向尹自林:“有時候多個人,多點思路說不定就成了。”
“那可就太好了。”
尹自林這句話說得是發自真心。
在沒加入Cyrix之前,他聽唐文傑吹他有個“天才小師弟”已經耳朵都聽起了老繭,坦白說,在當時,他是對蘇遠山沒什麼概念的——他太清楚三人成虎了。
但隨著他進入Cyrix,並趕上了遠芯與Cyrix合作的尾巴之後,越來越多關於蘇遠山的事蹟和神奇被無數人當成傳說講給了他聽……他這才意識到,恐怕這個蘇遠山還真盛名之下無虛士的那種。
實事求是地說,見識見識傳說中的山總是什麼樣子,也是他以及諸多加入遠芯的那些半導體海歸們回來的動力之一。
而回來後……那就自不必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