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尋聲望去,一個四、五歲的男娃娃,騎在父親的肩膀上誦讀。
父親揹著娃娃向前走了幾叔,和徐澤遠握手打招呼,
叔,咱們同宗。
你是哪一房的?
我也不知道呀,我們舉家搬走快二十年了,聽說您現在管徐家的家譜,幫我查查。
行。這是你家小孩。
對。記性好,無論什麼詩,念一遍,基本都能背下來。
真了不起,幾歲了?徐澤遠把娃娃抱下來,伏下身和娃娃平視。
聞道龍標過五溪。娃娃想了想念了句詩。
他意思是他今年五歲了,他其實不太懂詩的意思,就是喜歡。孩子父親在旁翻譯和解釋。
圍觀的人群對這個孩子嘖嘖稱歎。
會飛花令嗎?徐澤遠盯著娃娃的眉眼問他。
孩子搖搖頭。
想試試嗎?
孩子點點頭。
我們以‘月’字為令,我說一句第一個字帶‘月’的詩詞,你接一句第二個字有‘月’的,我再接第三個字帶‘月’的。
我是不是就要接第四個字帶‘月’的?娃娃問道。
對。然後一直排下去。好嗎?
好。娃娃回答的斬釘截鐵。
徐澤遠的第一句: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娃娃: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徐澤遠: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
娃娃:江上明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嫌擾民的客人早已溜之大吉,圍觀的人們無不讚嘆拍手稱奇,說這孩子是個神童。
父親問娃娃:願不願意跟著先生學詩。
娃娃看著徐澤遠,摸了摸徐澤遠腮上的胡茬,說道,先生,把你會的都教給我。
五歲的娃娃一雙長長的眼瞼,左眼尾快到髮際線的位置有半顆綠豆大小的黑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