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開始。”
方巖點頭。
三個評委都是大學老師,眼光毒辣,連續高強度工作了10天,面對各種奇形怪狀的聲音,早就審美疲勞了。三人對視了幾眼,都微微點頭,達成了共識。
嗯,不能讓他透過!一有瑕疵就拍。
方巖的手指在高把位移動了一下,撥片掃弦,一段靈巧的高音旋律響起。和剛才的重金屬風格不同,吉他變得輕盈靈敏。
這是《Yellow Ledbetter》(黃色的萊德貝特)的前奏旋律。
&n樂隊(珍珠醬)的一首歌,原本是第一張神級專輯《Ten》的棄曲(outtake,未收入專輯的歌曲,釋出後卻大受歡迎,成了樂隊的代表作。
&n是1990年代西雅圖垃圾搖滾(Grunge)的代表之一,和曇花一現的涅槃樂隊(Nirvana)不同,他們的音樂生命延續至今,在全球賣出了差不多6000萬張專輯。
《Yellow Ledbetter》是一首奇葩的歌,它是一首未完成的歌,意義含混不清,甚至沒有完整歌詞。樂隊在現場演出時,總會即興加入一些歌詞。
副歌有一句是“我不知道會是個棺材還是袋子”。
這是一首反戰歌曲。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美國年輕的軍人趕赴戰場,如果陣亡了,就會被裝進棺材,運回家鄉。有的時候,屍體也裝在袋子裡。
《Yellow Ledbetter》的和絃很簡單,激烈而柔軟,加上主唱艾迪·維達(Eddie Vedder)超強穿透力的聲音,驚心動魄。多年來一直傳唱不衰。
楊震宇的聲音很一般,他等了8小節才開唱,但方巖的吉他一直還在Solo,沒有改彈節奏。
“這是……”
評委們都困惑了,眯著眼睛聽。
歌聲拖得長長的,英文字都含糊不清,像一道道陰暗的光。吉他的低音線在停在和絃內部,旋律很結實,從不同的方向包圍歌聲,纏繞在一起,密不可分。
這和剛才彈《無地自容》的伴奏完全不一樣。吉他是歌聲的副調,一些關鍵的音符都有嚴格的對位,在歌聲停頓時,卻又馬上偏離,指東打西,每次都跳出評委們的意料之外。
好聽啊。
戴眼鏡的評委想。
“哦~~~”
楊震宇一個長長的“哦”字,拖過了4個小節,他表現得非常好。他忙著複習,根本沒時間練習,方巖就想出了這個辦法。把《Yellow Ledbetter》重新編配,用超強的Solo取代伴奏,強行撐過2分鐘的時間。
全程Solo。
評委們都覺得楊震宇停在一個危險的邊緣,他唱的一般,可和吉他配合得天衣無縫,又顯得特別完美。
50多歲的評委猛然舉起手,在按鈕上懸了半天,還是沒有拍下。
“捨不得啊,再多聽一會兒吧。”他想。
“好聽好聽。”胖評委也想。“這樣唱下去我能聽一整天。”
唱到了副歌,楊震宇變成了假聲,一個拖長的音飄出,慢慢向上推了一個小二度,吉他轟轟響。
2分鐘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