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酒館裡差不多有100人,但真聽出老頭唱歌好的,只有老劉、小木、方巖寥寥幾個。大多數觀眾都覺得他唱歌還不錯,有兩下子,但也沒覺得多好。
老頭呵呵一笑,又輕輕撥動琴絃,彈了一小節,馬上開唱:“舊夢依稀、往事迷離、春花秋月裡~~~~”
觀眾們愣了一下,又是鬨笑著鼓掌。
老虎驚了,瞪著大眼問:“這,這是《甄嬛傳》嗎?”
“額。”方巖也要瘋。
小木捂住眼睛,很羞射地聽著,整個人都不好了。
方巖入獄之前,正是《甄嬛傳》熱播的時候。農民老大爺唱的正是片尾曲《鳳凰于飛》。這首歌非常了不得,是大學音樂教授、著名歌手劉歡寫的。
《鳳凰于飛》的歌詞怎麼樣,還真不太好評價。但旋律、和聲簡直喪心病狂的複雜。這歌只有2分多鐘,前半段是e小調,又用E大調過渡,到了副歌又向上移動,變成了a小調,最後轉又回了e小調。
它的旋律很古怪,基本算是“五聲性調式”,也就是以中國的五聲音階為基礎變化出來的,旋律很不穩定,轉來轉去,居然一直沒倒。
《鳳凰于飛》非常難唱,就因為調性太複雜,句子裡七扭八歪,有很多奇怪的半音。而且,你就算唱準了音也沒多大意思,嘟嘟囔囔的,很容易變成唸經。
千萬別小看這首歌。它極難,很考驗作曲水準,既華麗又洋氣。不過,它也不一定算是多好的歌。
老頭唱了一半,把詞兒忘了,開始胡亂唱,忘詞的地方就糊弄過去,但每個音都很準……方巖全神貫注,發現有幾個音他故意沒有唱準,偏了極細微的一點點,卻更好聽。
強悍的音準,太敏銳了。
一個半音被平均分成100份兒,叫1個音分,算是最小的單位。這老大爺似乎能精確把握到每個音分,逆天了。
老頭的《鳳凰于飛》唱完,一臉陶醉狀。觀眾們又使勁兒鼓掌。雖然大多數人沒聽出好在哪兒,但確實好聽。
“那什麼,哦,還唱啊……那我再來一個。”老頭笑呵呵的,又唱上了。
“愛春天的人啊,是心地純潔的人,像紫羅蘭的花兒一樣,是我的友人……”
這首歌叫《四季歌》,旋律簡單,歌詞極好,作者是荒木豐尚。他在二戰期間生於華夏,是著名的音樂家和作詞人,鄧麗君唱的《我只在乎你》、《愛人》都是他的原作。
據說他有次滑雪受傷了,醫院裡的小護士對他特別好,荒木豐尚就寫了這首歌感謝她們。
《四季歌》是一首淳樸的民謠,用一年四季,比喻四個親愛的人:朋友、父親、愛人、母親。因為歷史的某種原因,它在華夏知名度極高。
老頭兒的前兩首歌,炫技的意思很明顯,到了這一首卻一下子收了回去,很素淨,有點返璞歸真的意思,只唱了一分鐘。
“謝謝大夥兒捧場。還讓我唱?嘿嘿,事不過三,我得歇會兒了。”老頭樂呵著,左顧右盼,想拔掉吉他上的線,又不敢用力,方巖趕緊接過琴。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方巖第一次見到唱歌比自己好的人,他完全被震懾了。老頭子舉重若輕,信手拈來一首歌,隨便哼哼兩句,就比自己強。
沒有道理可講。
他想,這才是諾貝爾獎大神倪宏遠說的“最簡單的音調,需要最艱苦的練習”。自己,差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