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金國和宋國謀劃良久的軍事動作,在帝國皇帝李南率領御林軍團參戰後,就已經徹底的失敗了,所以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不等李南大軍追擊,便立刻北歸了。
此次戰役,金宋聯軍在黃州附近共計損失了將近六萬人,帝國軍損失一萬人左右,其中半數都是在麻城拼死抵抗的朱仝部。
除此之外,在壽州、光州、瀘州負責牽制帝國其他三個軍團的金宋聯軍,也在帝國的火槍攻擊下折損了萬餘人。
真正發展到這個地步,兩國的統帥都對敵我雙方的作戰實力有了很深的認識。
帝國兵可以說是攻守平衡。只要彈藥充足,人數足夠,那任意一支帝國軍都可以形成連續射擊的火力網,憑此可以跟任何敵人,在任何地形對攻。
金國分輕重兩種騎兵,他們騎射無雙,機動性極強,善於衝鋒陷陣,在適合騎兵馳騁的宋境北方平原上,他們就是一股可以來去自如的狼群。
帝國軍的弱項在於補給、速度和士兵人數,而金國軍隊則幾乎沒有缺點,如果離開了城牆和壕溝等防護設施的保護,數量不足的帝國軍就會被金國鐵騎快速的吃掉。
至於作為主要參戰國的宋軍,哪一方面也不出色,軍隊中還出現了兩種聲音,逐漸淪落為三國之中被所有人忽視的力量。
缺少馬匹,也沒有現代化機動車輛的帝國軍,對於這種現狀暫時沒有辦法改變,而金國也奈何不得守禦無敵的帝國軍,所以金、宋、中三國,便在淮南的大地上僵持起來。
一國之君不能久在陣前,所以當戰局穩定下來之後,李南也返回了帝都長沙。
自從登基為帝后,李南發現自己的快樂越來越少,煩惱卻增長了數倍,這似乎跟他想象中的不一樣,還沒有當初做都頭的時候放鬆。
如今後悔也晚了,李南已經回不到從前了,國家之事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他卻退不起,畢竟需要保護負責的人太多了。
回到帝都之後,李南馬上召集了群臣,主要商議兩件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首先便是跟西夏國結盟之事,這次西夏背棄跟金國的盟約,將重要的情報送給帝國,雖然其中有左右逢源,不希望金國和帝國一家獨大的意思,但畢竟挽救了戰場的局勢。
對於西夏人的條件,李南從心中是排斥的,因為他認為宋國的疆土就是以後帝國的疆土,決不能從他的手中被割讓出去。
知道李南擔心的事情後,小惡魔提利昂微笑著說道:“其實不管是國與國之間的盟約,還是任何的協議,都是用來撕毀的,所以陛下根本不需要擔心此事,只要我們能夠擊敗宋金兩國,那小小西夏還不是手到擒來之事麼?”
這就是政治家和普通人的區別,在提利昂等謀臣的眼中,跟西夏結盟根本沒有任何問題,因為最終還是用槍桿子說話。
沉思片刻,李南不想答應此事,所以他微微搖頭詢問道:“還有別的辦法麼?”
“陛下,臣有一謀!”
望著說話之人,李南不禁一怔,因為這位本來是宋國的臣子,乃是跟徽宗趙佶一起被俘獲的降臣蔡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