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來自江浙的盜賊白天趁著參觀的機會進入了博物館,隱藏在某個角落裡,然後在閉館後實施了盜竊。
由於博物館門窗關鎖,盜賊最後在博物館的房頂開了一個洞,帶著文物離開。
後來這些盜賊在川州又從事博物館盜竊時被抓獲。
富城地區盜墓歷史悠久,西周時候就已經有盜墓賊了。
當地盜墓賊一般都是和外地文物販子勾結在一起的。
張天元聽柳若寒說過,盜墓賊一般都是團伙作案,技術骨幹和核心人員多來自晉州、洛州等地。
本地人在整個盜墓過程中一般只承擔前期站崗放哨、前期土方挖掘等工作。
近年來隨著打擊力度的加大,盜墓賊紛紛轉入到了更隱蔽的層面,盜墓技術和手法也比以前更先進高明瞭。
以前盜墓主要靠人工挖掘,如今只需踩好點,鑽孔放入炸藥爆破,形成盜洞,迅速取走文物。
張天元曾經對盜墓賊現象做過一些觀察和分析。
他得出的結論是,本地盜墓賊一般喜歡單打獨鬥,團伙一般不會超過三個人。
這些人一般都是在村子裡沒有手藝的青壯年勞力,日子過得比較緊,膽子較大。
之所以會想到這些,就是因為眼前這個非常明顯的盜洞,真得讓人有些唏噓不已啊。
也不知道這古墓裡面的東西還是否完好。
不管是做考古的還是盜墓的,最鬱悶的事情莫過於忙前忙後,累得一塌糊塗,最後開啟墓葬,卻發現裡面屁東西都沒有,早就被人洗劫一空。
那種感覺,真得不是滋味。
“你們知道嗎?曾經有一個墓葬上面,居然有二百多個盜洞,而這個墓,居然還沒有被盜,所以姐夫,你就不要擔心了。
這個墓葬修建得非常好,就算是盜墓賊,也很難輕易得手了。”
柳若寒似乎是看出了張天元的心思,安慰道。
她這話,倒是讓張天元想到了一件事兒。
盜墓最瘋狂的是2003年前後,鳳城雍城遺址保護區的幾個村子裡,每到秋天,村民們都會拿著洛陽鏟去莊稼地裡“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