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傷心了,你先在這裡待著,我進去檢視一下情況。”
張天元總覺得這個事情透著古怪。
在劉成仁的陪同之下,他們一起進入到了房間之內。
開始慢慢檢查藍雪助理的屍體。
警方有警方的方法,他有他的方法。
助理也不知道死了多長時間了,身體上屍斑已經長出,怒目圓睜,好像仇視著世間的一切,嘴巴張開,但是牙齒已經全部脫落了,就在身體周圍。
而在他的頭頂,有一個估計是用血書寫的古怪文字,按張天元的辨認,應該是觀音菩薩的種子字“赫利”。
中國邊陲雲省,接壤緬甸,寮國,泰國。
這幾處我們概說為南洋。
其國土盡信佛門之上座部,具體名稱所載,為法相應部。
佛門立教久遠,具體其法脈所傳之始末已無從考證。
而法相應部為最早大眾部的一個主要構成,也是佛門歷史上最接近佛門原意的支流之一。
今稱其為南傳佛門,漢地信徒稱為小乘佛門。
在十一世紀中葉,佛門還未由斯里蘭卡傳入泰國前,雲南與泰國一帶,都是以當地的原始崇拜為主。
氣候潮溼溫潤,植物動物繁衍不息。
又因為早在之前,印度本土之印度教偶有傳入,因此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宗教氛圍。
而巫蠱之術,也在那個特殊的宗教萌芽時期開始興盛。
而這也是其神秘的所在,張天元還記得書中記載的有關南洋的一些情況。
書中所說,那裡的巫師,可以依靠公雞,蜈蚣,鱔魚,青蛙,四腳蛇等等煉製毒藥。
書中還記載了一個有趣的故事,當地有男子往往要外出工作,老婆就會在男子身上種下蠱。
如果一旦男子在外面與別的女子苟合,就會引發蠱蟲騷動,男子迫於無比的疼痛,就會停下苟合,而且必須返回家中,請他老婆解蠱毒,這樣才能安然無恙。
故事往往有著戲劇的成分,而對於蠱的理解,張天元也只是停留在基本古代醫書上,如李時珍之《本草綱目》,而從未曾眼見真正的蠱毒。
如此這般的死法,不可謂不可怖。
記住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