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鑑寶秘術> 第四零六七章 老秦的不解之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零六七章 老秦的不解之謎 (1 / 3)

“你是個建築設計師?”

張天元問道。

“算不上,就是個搞建築的。”

那人回答道。

張天元想了想道:“其實藏風聚氣,跟避風珠關係不大。

風水裡形容風水好,常常用一個詞,‘藏風聚氣’。

‘藏風’的意思就是周遭密實,風吹不到,或只有和風,因此氣能夠凝聚,不會被吹散。

氣養人,氣不散當然就是好風水了。

現代樓房往往做不到藏風聚氣,其追求通透,採光做得不錯,但是通透容易產生穿堂風,不易藏風聚氣。

最典型的,颳風的時候,戶主能夠聽到室內各個門撞得咣噹咣噹響,這其實就是宅內不夠藏風聚氣的現象。

說到藏風聚氣,有一個著名的古代建築做得非常巧妙,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蓬萊閣風景區裡的一座‘避風亭’。

避風亭就在海邊,海風呼嘯是常有的事,但無論外面如何狂風暴雨,避風亭裡的燈火都是紋絲不動,這種奇怪現象,使得避風亭名聲大噪。

我去蓬萊閣旅遊的時候,也到避風亭裡試了試,亭裡倒確實是沒有風,但可惜的是當時外面風並不大,沒法形成鮮明對比,也算一個遺憾。

有傳言說避風亭之所以避風,是因為亭下埋有避風珠,其實是附會之言。

避風亭之所以能夠藏風聚氣,其實可以從建築上做出比較科學的解釋。

根據專家研究,避風亭北面是一堵高高的牆,而避風亭前面十米遠,還有一堵一米多高的牆,兩堵牆相連,城牆又為弧形,當外面強風來襲時,會被牆阻擋,形成一股上升氣流,越過亭頂而去。

避風亭又有門無窗,內部無法形成空氣對流,當然也不會有風。

正是這兩個原因,造就了名聞遐邇的神奇的‘避風亭’。

當然避風亭未必是有意設計的,更可能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之舉,恰好符合了條件,從而做到了藏風聚氣。

你在設計房宅的時候,要追求藏風聚氣,那就可以借鑑‘避風亭’的建設原則。

‘藏風聚氣’並不是沒風,而是風颳不進來。

為什麼風水上推崇背面有靠山、左有青龍,右有白虎環抱,只開一個口的地形呢?

就是因為這種模式只能前面來風進氣,無法風吹散氣,從而能夠做到‘藏風聚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