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元繼續分析道:“吉祥圖案在這一時期亦非常流行,但這一時期所流行的圖案大都以貼近老百姓的生活為目的,與明式傢俱的陽春白雪相比,顯得有些世俗化。
在用料選材上推崇色澤深沉、質地緻密、紋理細膩的珍貴硬木,同時利用木材的色澤美和天然花紋,在卯榫駁接、紋樣雕刻和刮磨修飾上達到了很高的水準。
以硬木鑲嵌的穿衣鏡也是這個時期開始在民間流行的。
這個時期的傢俱紋飾更加貼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講求吉祥寓意。
與明式傢俱的雅逸相比,圖案紋飾更加世俗化。
清中期以前的宮廷傢俱選料極為考究,各種木料互不摻用,有的甚至只用同一根木料製成,這時候的傢俱大都是為了陳設。
到了清晚期,雖然傢俱的裝飾還是以絢爛華麗的雕繪見長,但傢俱的實用性已大大增強。
鄭和下西洋,不但帶回了色釉與香料,也帶回不少貴重的花梨、紫檀木材。
現在有人熱炒這類木材,但真正識貨的人卻不多。
再說這類名貴木材炒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也並非普通老百姓所能承受的。
但明清傢俱在江南廣有流傳,普通人或許能在舊貨市場上覓到。
市場上有許多仿古的明清傢俱,有的甚至埋進地裡一段時間進行腐化處理,做得相當逼真,因此一定要提高鑑別力。”
“那麼,如何鑑別古舊明清傢俱呢?”
柳若寒又問道。
對於一個有錢沒處花的有錢人來說,柳若寒一直都在尋找可以把錢花出去的方法。
既然紅木傢俱不錯,她倒是真想試試呢。
張天元笑了笑道:“這個鑑別起來,有點複雜,不過也是有些敲門的。
我們可以看造型是否優美。
古人的器具能流傳至今,那肯定是精品,因此品相必定優美,結構與比例協調。
現代仿造品無論怎麼仿,也達不到真品的藝術高度。
還有可以看有沒有機器加工的痕跡。
現在無論什麼傢俱廠,總離不開機器,如果某些部件規格與尺寸出奇一致,杆件特別圓,刻線特別直,那就要考慮是不是現代仿造品。
再就是看木材的品質。
古舊傢俱如果選用的是紫檀木之類的名貴品種,雖然器具外表看起來可能同樣纖細光滑,但在重量上,一般的仿品卻總是無法企及。
另外是看出自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