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兒雖然小,但卻也對風水影響很大,如果不注意的話,那可是會有麻煩的。
這一番指點,讓辛佳迪大警長是非常感激。
好茶好酒自然不會少。
但更重要的是,他拿出來的第二個件古董,也進行了調換。
原本只是一個一幅畫。
這幅畫還是高仿品。
張天元之所以一開始沒有去鑑賞這幅畫,就是這個原因。
大概辛佳迪這老東西良心發現了,所以急忙取出了一件比之前那個青銅器更厲害的同類古董。
“這好像是戰國時期的青銅器啊,我以前見過類似的,出土於高莊戰國墓。”
柳若寒一看到這件青銅器,便驚訝地喊出聲來。
張天元沒有吭聲,但心裡頭卻是同意的,他直接用了鑑字訣鑑定,可以確認。
這就是戰國馬蹄形環耳龍首流大銅盉。
該盉目測口徑21.7厘米、最大腹徑45厘米、通高35.7厘米。
直口,肩寬平,腹扁圓,肩部有對稱馬蹄形環耳,沒有提樑,沒有鋬,僅靠兩隻馬蹄形環耳作搬動倒水之用。
前有一龍首管狀流,底附三粗壯蹄足,盉身素面無紋飾,兩環紐上鐫刻菱形紋,兩環耳上鐫刻捲雲紋,龍首流上飾三角紋、目羽紋,龍頸飾垂鱗紋,足根部飾以粟點紋為底的蟠龍紋。
該器造型敦厚飽滿,裝飾精緻,光潔厚重的胎體嵌鑄淺浮雕的龍首和蹄足,達到高度的和諧與統一。
此盉以造型優美、風格獨特而著稱。
在形制上,它融合了江淮地區的小口湯鼎和龍首盉,同時還吸取了楚地高足鼎的因素。
因此,此盉以小口湯鼎取身,由龍首盉取流,再加上高而粗的蹄足,融合成了一種新的銅器。
該盉氣勢恢弘,若是用來裝水,可盛數十公斤,是迄今以來同類器物中最大的。
在紋飾上,它繼承了春秋以來的各種紋飾,同時使用陰刻和鑄造兩種技法來裝飾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