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鑑寶秘術> 第四八五一章 夜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八五一章 夜談 (1 / 2)

方老的話不多,但我一說向他請教,老頭兒的精神頓時健旺許多,問我:“你對西夏的瞭解有多少?”

張天元搖了搖頭,表示自己懂得不多。

方老勸導張天元說:“瞭解的不多也不要緊,如果你真對西夏有興趣,不少書面資料都可以參考學習。

每一個人都是從一無所知走過來的,今天不瞭解並不代表永遠不瞭解。

搞研究其實和其它很多事一樣,是一個態度的問題。

這裡面也有一些比較簡單的竅門,比如說,想全面的瞭解西夏,從那裡入手呢?總結起來就是三點:歷史,文化,地理。

這三方面全部掌握以後,才能進行一些更細緻的研究,你能聽明白嗎?”

“這個......我能聽明白。”

“我的一些學生剛剛接觸西夏的時候,總喜歡從公元1038年西夏建國說起,我就批評他們,1038年以前呢?

難道党項羌人的歷史就是一片空白?

那麼大一個國家就是突然出現的?這種態度不嚴謹,不可取......”

張天元感覺這個方老,真有點像自己的老師李明光,不由產生了幾分親切感,忍不住道:“方老,我對這些很感興趣,麻煩你講一講行麼?”

“好。”方老回過頭說:“我很願意跟你交流,不過我學識有限,講給你的都是比較淺顯的問題。

西夏的前身是党項,而党項,是西羌族的一個分支,所以被稱為党項羌。

這個民族以部落為劃分單位,用姓氏作為部落的名稱,逐漸形成了八個比較著名的部落,也就是党項八部,其中拓跋部是最為強大的一部。

關於拓跋部,一些學者認為是鮮卑族的後裔,我也比較贊同這個觀點。”

方老一看就是那種比較呆板嚴肅的學者,而死板的歷史聽起來是最沒意思的,方老倒不覺得沒意思,講的很起勁:“隋唐時期,一部分黨項羌人南遷,開始依附中原王朝。

特別是唐朝。

党項羌人經過兩次內遷,慢慢繁衍到靈州、慶州、夏州、銀州、綏州、延州、勝州,也就是今天的甘州東部和陝州北部。

唐中央政府為了便於管理這些少數民族,採取以夷制夷的方針,授予一些部落首領官職。

這個時候,党項仍然不是一個團結的整體,部落和部落之間沒有從屬關係。

一直到唐末黃巢起義,党項拓跋部的首領拓跋思恭出兵鎮壓黃巢起義,被唐僖宗封為定難軍節度使,夏國公,並賜國姓李,党項從此發跡。”

一般人可能對這樣的知識很不感興趣。

但張天元不一樣,他越聽,越感覺有趣。

方老見他很感興趣,於是喝了點水後繼續說:“五代十國時期,不管中原地區是誰掌權當政,拓跋部總是恭恭敬敬俯首稱臣。

藉以換取自己在西北的統治地位和賞賜,前後累計二百多年時間,勢力逐步擴大膨脹。

宋太祖即位初期對拓跋部的態度比較溫和,允許他們世襲統領領地。

但從李繼遷開始,雙方關係慢慢惡化,進而刀兵相見,李繼遷之後的拓跋部首領是李德明,他全力向河西走廊拓展疆土,給党項羌族換取必要的生存空間,李德明之子李元昊......”

方老講了很長時間,才把西夏的歷史講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