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鑑寶秘術> 第四八二五章 王道士(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八二五章 王道士(一) (1 / 2)

張天元曾聽李明光講課的時候提到過,這個隱藏的小洞窟內密密匝匝地堆滿了成捆的經卷、文書、繡畫、法器,從地面壘到屋頂。

這就是後來舉世聞名的敦城藏經洞,現在編號為莫高窟第17號洞窟。

第17號洞窟內藏有4世紀至14世紀的歷代文物6萬多件,這是20世紀初中國考古學上的一次重大發現,震驚了世界,此後又由此發展出著名的敦城學。

從藏經洞中出土的文獻約在五萬件以上,其中百分之九十左右是佛教典籍,還有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其它宗教的典籍,以及官府文書、四部書、社會經濟文書、文學作品等大量世俗文書。

文獻中除大量漢文寫本經卷外,也有藏文、西夏文、于闐文、梵文、回鶻文、粟特文、突厥文、龜茲文、婆羅謎文、希伯來文等多種古文字寫本。

除了文獻之外,還有若干銅佛、法器、幡、幢、絹紙畫、壁畫粉本等物。

站在藏經洞外面,張天元頗有些感慨。

因為他知道,裡面的東西,早已經沒有了。

那個長寬只有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內壁上,繪有菩提樹、比丘尼等影象,中有一座禪床式低壇,上塑一位高僧洪辨的坐相,至於經文,則是一卷不剩了。

造成這一切的,自然就是傳說中的那個王道士。

這個世界上沒人見過王道士。

但這個世界上有不少人恨王道士。

從留下的照片來看,王道士猥瑣乾瘦,一臉老皮,眼小無光,眯著的眼睛中透著迷惘無奈,善良中有狡黠和執著。

額上有極明顯的三道深紋,看出其有飽經風霜的經歷。

身高不過四尺多,比胖人的腰圍還短,算上他穿的埋埋汰汰的粗棉布道袍也不會超過四十五公斤,讓人擔心西北的沙塵暴能把他揚起捲走。

但就是他在一百一十六年前五月二十六日的一個意外發現,成就了乃至世界最偉大的考古發現。

我們現在評的每年一度的全國和世界十大考古發現算什麼?

那天,就是這個貌不驚人且有些卑微的王道士發現了敦城莫高窟的藏經洞,就是這個王道士開啟了一扇通往世界文化寶庫的大門。

就某種意義上講,是王道士拉開敦城學的大幕。

一九二七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為王道士拍下了一張並不成功但卻十分珍奇的照片,誰知道王道士眯著本來就有些“鼠目”的雙眼,望著那遠處的敦城石窟在想什麼?

這個死後被“鎮壓”在僧人圓寂塔下的道士,哪裡會想到死後百年依然會譭譽參半,依然讓人切齒痛恨呢?

王道士的真名叫王圓祿,湘北麻城人。

張天元推測其家境破落,貧寒到不得不從軍吃糧。

因為王道士粗通文字,有一些文字歷史方面的知識,否則文盲,即使開啟藏經洞,也會把那一洞的寶貝當作引火燒灶用的乾柴。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