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元當初學習制符的時候,才發現道教所創符籙難以數計符籙樣式千奇百怪。
但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四類:
覆文。
多數由二個以上小字組合而成,少數由多道橫豎曲扭的筆畫組合成形。主要見於《太平經》。
雲篆。
據說是天神顯現的天書,實即模仿天空雲氣變幻形狀或古篆籀體而造作的符籙。主要見於《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靈符、寶符。
由更為繁複的圈點線條構成的圖形。
符圖。
由天神形象與符文結為一體的符籙。這類符籙也很多,在古墓葬發掘中,亦曾發現過這類符籙。
道教符籙使用十分廣泛。
有用於為人治病者:或丹書符籙於紙,燒化後溶於水中,讓病人飲下;
或將符籙緘封,令病人佩帶。
有用於驅鬼鎮邪者:或佩帶身上,或貼於寢門上。
有用於救災止害者:或將符籙投河堤潰決處以止水患,或書符召將以解除旱災等。
至於道士作齋醮法事,更離不開符籙,或書符於章表,上奏天神;或用符召將請神,令其殺鬼;或用符關照冥府,鍊度亡魂。
整個壇場內外,張貼、懸掛各式符籙。
符是溝通人與神的秘密法寶,所以不是隨便可以亂畫的,故有所謂“畫符不知竅,反惹鬼神笑;畫符若知竅,驚得鬼神叫”的說法。
畫符的方法成百上千,有的要掐訣存想神靈隨筆而來,有的要步罡踏斗,念動咒語……就是在鋪紙研墨、運筆等方面都十分考究,其程式之複雜,方法之繁瑣,足令善男信女們頭暈目眩。
中國古代修道者認為,符咒作為山、醫、卜、命、相五術的根本,是修道者與上天(靈界)對話的媒介和渠道,透過這一渠道,可以讓九天神煞為我所用,役神驅鬼以達到祈福禳災、祛病救人的目的。
符咒是由“符頭“,“主事神佛“,“符腹“,“符腳“,“符膽“等五要素所組成。
若以符令引喻為人的話,符頭好比一個人的頭;
主事神佛就好比一個人的思想和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