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漢、唐以來,歷代帝王均在此修建湯池沐浴,使其逐漸成為皇家御用溫泉,朝中大臣能在此沐浴也是一種恩賜。
而其中最有名的當數華清池了,“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這首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佳句,便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對貴妃在華清宮內賜浴的真實寫照。
華清池溫泉也因此而聞名天下,為世人所向往,成為與古羅馬卡瑞卡拉浴場和英國的巴思溫泉齊名的“東方神泉”。
三個人在華清池邊看了看。
昔日楊貴妃與唐明皇在這裡鴛鴦戲水的地方,如今早已經乾涸,成為了一個供人憑弔的名勝古蹟。
說起來,恐怕兩位當事人也不會想到自己曾經沐浴之地,竟然也會成為名勝古蹟吧。
事實上,華清池並非只是一個池子,確切來說,應該是唐華清宮。
唐華清宮,是唐代封建帝王遊幸的別宮。
後也稱“華清池”。
背山面渭,倚驪峰山勢而築,規模宏大,建築壯麗,樓臺館殿,遍佈驪山上下。
初名“湯泉宮”,後改名溫泉宮。
唐玄宗更華清宮,因在驪山,又叫驪山宮,亦稱驪宮、繡嶺宮。
華清宮始建於唐初,鼎盛於唐玄宗執政以後。
唐玄宗悉心經營建起如此宏大的離宮,他幾乎每年十月都要到此遊幸。
歲盡始還長安。
安史亂後,政局突變,華清宮的遊幸迅速衰落,唐朝以後各代皇帝已很少出遊華清宮。
後歷代皇家有維修,到見建國已是湯池寥落,宮殿蕭疏。
華清池,建國後人民政府自1959年起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
如今倒也算是沒有白擴建,無論如何,這裡的遊客還是非常多的。
看了華清宮,三人又坐上纜車上了驪山。
驪山之上,可以看到銅城全景,那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還是特別能夠令人興奮的。
山上多是一些道觀之類的地方,張天元並沒有太大的興趣。
三個人看了一會兒風景,就要離開,卻忽然間聽到有孩子的哭聲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