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是為了一會鋸切片坯子的時候為了方便鋸片留下來的空間珠子圈不能畫的太小,這樣以後加工打磨會容易傷到珠子,導致出珠率很低。
但是圈也不能太大,太大會浪費紫檀,不能合理利用就可惜了,所以按照經驗來說都是比想做的珠子大0.102。
這樣既能最大化利用木料,又能避免珠子加工過程中的殘損消耗。
規劃尺寸是必須的過程,否則珠子做出來有大有小,那可就不好看了。
如果非要打磨成同樣大小的,那對紫檀是一種嚴重的浪費。
規劃好尺寸之後,就是將大木片鋸成一個個小柱子:
在這一步,主要就是按照上一步中在大木片上的珠子圈用鋸給鋸下來。
在這一步上,每個工廠或者加工坊都有自己不同的方法,主流的有用線鋸、圓弧刀口的旋轉切刀和頭部為鋸齒狀的鋼管。
每種加工方法都有自己的優缺點。
線鋸來說一般用於大量加工,這是因為線鋸的鋸片相對於其他方法來說是最薄的,一般只有1.5厚,相同重量的木頭出成率也是最高的。
圓弧刀口的旋轉切刀和鋼管兩種加工方法原理類似,都是旋下一個木柱柱或者一個圓柱。
切刀的優點是直接可以旋出來一個圓柱,省去將圓柱磨成或切削成為圓柱的步驟。
鋼管就是旋出來的圓柱非常規整方便下一步的加工。
但是這兩種方法由於工具都會有自己的厚度,所以浪費原材料會比較多。
但是操作簡單,比較適合珠友自己加工玩。
當然張天元不會用這樣的方法,他還是按照自己的方法,儘量做到最小的消耗,最大化的利用。
緊接著便是車出胚珠和打孔。
車出珠胚這一步很關鍵,要很小心,注意力集中,因為鋸齒很鋒利,一不小心就會傷到珠胚,導致殘損,降低出珠率,更要注意自己的手指,要是傷到手指就麻煩大了,所以要全神貫注。
所以這會兒張天元非常認真,誰說話他都不搭理了。
接下來便是打孔。
其實打孔這步挺簡單的,直接鑽就行了,不過要注意的是不要一次鑽穿,要兩個面各鑽一半,如果一次鑽穿的話,很可能出現在另外一面就無法保持在圓心了,兩面分開鑽的話只要中間能通即使差一點也看不出來,繩子能過去就好。
別人都是用機器打孔,張天元直接用地氣打孔,那孔不僅剛剛好,而且絕對不會導致紫檀木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