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鑑寶秘術> 第四四六七章 寒切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四六七章 寒切帖 (2 / 2)

當然了,其中《喪亂帖》和《二謝帖》之前就被張天元弄到手了。

《行穰帖》現藏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

《姨母帖》《初月帖》現藏遼省博物館等。

由此可見,這件唐人摹寫王羲之的草書《寒切帖》之價值有多麼珍貴!

張天元仔細鑑賞良久,基本上可以確定,它是王羲之晚年成熟書作的代表,其書體從容隨意、沉著流動,是探討王羲之書風相當可靠的資料。

史書記載,王羲之7歲開始學書,先後從師於出身書法世家的衛夫人和叔父王廙,又博覽秦漢篆隸大師之精品,廣採眾長,並冶於一爐,其晚年書法更是爐火純青,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

後人評其曰:“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他最大的成就在於變漢魏質樸書風為筆法精緻、美輪美奐的書體,開創了妍美流暢的行、草書法先河。

此《寒切帖》之“寒切”二字意為極冷、切骨之冷,王羲之用墨很淡,與此時寒冷的天氣有著驚人的暗合。

全帖為草書,風格平和簡淡,墨色斑斕,筆意神采超逸,書風從容豐腴。

其中許多字如“得”“保”“謝”等,筆畫並無過多地轉折、頓挫,雖簡化卻是高度概括,做到了點畫處意韻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寒切帖》中短短几十字,不僅具有極高的書法意蘊,而且其內容道出的摯友間的深厚感情。

帖中提到的“謝司馬”為東晉名臣謝安,他和王羲之是相交深厚的知己。

謝安在公元360年任司馬一職,次年,王羲之便謝世了,也可以說,這封信是王羲之寫給謝安的最後信札。

雖然如今我們無法還原王羲之當年寫作《寒切帖》時那行雲流水般的氣度,但透過謝安其人的故事,或許我們能領略那一代文人的風度。

公元383年,前秦苻堅率領號稱百萬的大軍南下,志在吞滅東晉,當時謝安執掌朝政,雖然軍情危急,建康城內也是一片恐慌,可他依舊鎮定自若。

當晉軍將士在戰場拼殺時,謝安正在與客人張玄下棋。

《晉書·謝安傳》中有:“安常棋劣於玄,是日玄懼,便為敵手而又不勝。”

不久,晉軍在淝水之戰中大敗前秦的捷報送到謝安手上,他看完訊息,便放在座位旁,不動聲色地繼續下棋。

客人憋不住問他到底戰果如何,他則淡淡地說:“沒什麼,孩子們已經打敗敵人了。”

直到下完了棋,客人告辭以後,謝安才抑制不住心頭的喜悅,舞躍入室,把木屐底上的屐齒都碰斷了。

作家蔣勳評價,這個故事反映了王羲之所生活的南朝時期文人們生活的環境與氣質,優雅、從容,無論身處何種境地,內心永遠雲淡風輕、氣定神閒,處變不驚,令後人為之嘆服。

從《寒切帖》的收藏印記和跋語可知:此帖南宋時入紹興府,明末歸韓世能,又歸王錫爵、王衡、王時敏三世遞藏,清中期歸李霨等人。

可謂名家遞藏,流傳有緒。

還曾刻入《淳化閣帖》《大觀帖》《澄清堂帖》《寶賢堂帖》《玉煙堂》《鄰蘇帖》等會集各家書法墨跡的法帖之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