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玉器、玉璽、東漢光武帝用過的東西!
此類宣稱,其實最容易出現在那些忽悠人的小攤販口中。
他們總是恨不得把自己的物件吹噓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似得。
但正因為如此,卻使得此類物件的價值一直在不斷降低。
沒辦法,很多人怕贗品啊。
這贗品多了,真品自然就很難脫穎而出。
倒不是這些人膽兒小,實在是被坑怕了,以至於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古董商或者收藏家,對此類物品,總是不會太過慷慨。
這朱雀寶印的底價被定在了十萬歐元。
而在場大多數人的心理價位最高也不願意出到一百萬歐元。
雖然一開始競價熱火朝天。
但是價格越高,這出價的人也就越少了。
到了最後,當價格攀升到六十萬歐元的時候,就只剩下了兩位仁兄還在堅持。
而他們的爭鬥,也僅僅持續到了八十萬歐元就停止了。
最終堅持下來的,竟然是拍賣方故意安排下的一個托兒。
這個托兒原來是想堅持到一百萬歐元再停下來的。
可誰曾想其他人放棄的這麼快,這一下子就尷尬了。
東西落到自己個兒手中,雖然是沒什麼損失,可是流拍的代價,還是不小的。
托兒自己都覺得自己有點腦殘,大出意外了。
拍賣師心裡頭也跟著暗罵。
雖然他也知道不是托兒的錯,是之前估計就有問題,托兒不過是按照劇本進行下來而已。
早知道這樣,不如讓那托兒早早收手多好,也不會像現在這般鬧心了。
其實仔細想想也就明白了。
這朱雀寶印名聲雖然很大,但名聲同樣也很臭,因為這東西的贗品實在太多,經常會在各種地下拍賣中出現,甚至在場的競拍者,以前就說不定就有人被坑過。
就好像那元青花。
誰都知道元青花值錢,價格高昂。
存世也不多。
可偏偏就是在很多地下黑市,你還能見到元青花不斷出現。
每一次出現的時候,基本上行家對此都是嗤之以鼻的,認為肯定是贗品無疑。
這一旦有了心理暗示,就算是真的,也能從上面找出些贗品的痕跡來。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一種經歷,那就是在寫完一個字兒之後,這字兒明明是對的,可你越看卻覺得越是不對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