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元知道,拍賣馬上就要開始了,所以停下了跟喬茜的閒聊,笑眯眯地看向了高臺之上。
其餘的拍客們也已經回到了座位之上,等待著拍賣的正式開始。
張天元甚至能夠聽到很多人的心跳聚集在一起,簡直趕上小型的地震了。
拍賣師是一個華裔,他自己介紹說是來自中國的帝都。
操著一口流利的英文,話不多,稍微渲染了一下氣氛,就開始了拍賣。
第一件拍品,張天元曾在發掘古墓的時候看到過,那應該就是傳聞中的九竅塞和玉琀。
口含是中國古代沿襲數千年的一種喪葬習俗,現今在我國一些偏遠地區可能還保留著這種喪葬習俗。
口含又叫含口,即人死之後,下葬時,口裡含一種貴重物品,如含玉,含蟬等,一些普通老百姓或是窮苦人家則會用銅錢代替。
《禮記》曾記載:鑿巾以飯,意思便是在掩蓋死者的面巾嘴巴處開一個口子。
在漢朝貴族死後,口中便會含玉蟬,自古就有玉蟬“生以為佩,死以為含”的說法。
在近代人們最為熟知的當屬慈禧口含的夜明珠。
孫殿英原話:慈禧口中的夜明珠可一分為二,分開透明無光,兩塊合在一起後會發出綠色寒光。
孫殿英東陵盜寶,盜開了慈禧的陵墓,陵墓中無數奇珍異寶皆被盜走,龍袍也被取走,內衣鞋襪都被撕毀,珍寶夜明珠當然也拿走了。
口含並不全是含在口中。
西漢中山靖王劉勝死後,身穿金縷玉衣,劉勝口、耳、鼻、後門、以及前門等都會有貴重玉器堵塞,這種喪葬被稱為九竅塞。
古代口含習俗的產生有有三種主流說法:
首先是為防止屍骨腐朽,口含玉石能防止屍骨腐朽。
漢代顯貴之人死後都會身穿金縷玉衣,屍骨放在玉棺裡面,但真正能讓屍骨不腐的人又有幾個呢?
其次是冥河買路財,在人死後,需要給地下官差送禮。
在民間還有死後過冥河說法,人死後都會經過冥河,反之就會變成一隻孤魂野鬼,口含之物便是送給冥河上的擺渡人。
一些富貴人家會口含一些貴重物品(金、玉等),窮苦百姓也會口含銅錢等硬通貨。
還有就是死後妝容,有人說口含產生最早的原因便是為了妝容,死後為了妝容雅觀一點,就放些東西含在口中,避免死後出現張嘴或吐舌頭等不雅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