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思豪就說起了自己在國內的一些事兒。
董思豪雖然窮,家裡卻有兩樣寶,一樣是祖傳的名畫“春雨煙嵐圖”,此畫是五代時期大畫家巨然的傳世真跡,是無數收藏家夢寐以求的至寶。
巨然,生卒年不詳,五代畫家,是著名畫僧,鍾陵人。
早年在江寧開元寺出家,南唐降宋後,隨後主李煜來到開封,居開寶寺。
擅山水,師法董源,專畫江南山水,所畫峰巒,山頂多作礬頭,林麓間多卵石,並掩映以疏筠蔓草,置之細徑危橋茅屋,得野逸清靜之趣,深受文人喜愛。
以長披麻皴畫山石,筆墨秀潤,為董源畫風之嫡傳,並稱董巨,對元明清以至近代的山水畫發展有極大影響。
有《萬壑松風圖》、《秋山問道圖》、《山居圖》等傳世。
巨然在北宋期間,為謀求在北方的藝術地位,不得不效法李成之作,如仿李成的寒林山水,在構圖和筆法上都略異於董源,但意趣仍是江南畫。
巨然的畫藝遠不及董源廣博,專以山水為長。
巨然山水的構成,雖出自董源,但自成一格。
以現存傳為巨然的山水畫為證,他喜作豎式構圖,可能是宋初北方山水畫多立軸的緣故。
他的山水,於峰巒嶺竇之外,下至林麓之間,猶作卵石、松柏、疏筠、蔓草等。
畫中幽溪細路,屈曲縈帶,竹籬茅舍,斷橋危棧,爽氣情人。
這些表現內容與董源之作大體相近。
不同的是除了巨然糅入了一些北方山水畫的構圖外,還在於巨然的筆墨與董源相比,趨於粗放,多不作雲霧迷濛之景,但畫中散發出濃重的溼潤之氣卻不亞於董源。
巨然擅長用粗重的大墨點點苔,鮮明、疏朗,長披麻皴粗而密,筆法老辣、率意。
工畫山水,師承董源,但風格不同於董源秀逸奇偉。
擅畫江南煙嵐氣象和山川高曠的“淡墨輕嵐”之景。
南唐後主降宋,隨至汴京,住開寶寺,在學士院繪《煙嵐曉景》壁畫,為時人稱讚。
他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在林麓間點綴卵石,玲瓏剔透,清晰潤澤,彷彿剛被水沖刷過一般。
他的畫風對後世江南山水派很有貢獻,是一位有創造性的藝術家,後人把他與董源並稱“董巨”,為五代、宋初南方山水畫的主要流派,對後世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