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泥巴用得好,就是財富。
為了國寶的誕生,把自己的老宅子掘個底朝天,王守拙這次確實犧牲很大,這讓唐英對他刮目相看。
兩個月後,瓷器終於出窯。
但在拉出窯的那刻,大夥兒全傻了眼:一件件全都開了裂、變了形!唐英沉著臉,捧起碎瓷細細檢視,可以斷定,土質沒問題,出問題的是木材,是燒窯工!
燒瓷,如果燒的時間長,就用紋理緊密、耐火的陰木;如果時間短,就用紋理疏鬆、不耐火的陽木。
而這批瓷器,當用生長於背陰處的木材。
負責燒窯的是個老窯工,斷然不會犯這種常識性錯誤。
唐英喝道:“速速把老窯工抓來問個明白!”可此令剛下,那個老窯工便已在住處懸樑自盡了。
出師不利,唐英茶飯不思,顯然有人千方百計地暗中阻撓他燒製國寶……可事到如今,沒別的辦法呀,只能從頭再來。
這天,唐英讓工人找那些長在高山上、二十年以上的木材分兩次來重新燒製,一次燒製向陽的木材,一次燒製向陰的木材。
王守拙很奇怪,問:“大人,我們上次已證明要取向陰的木材,您為何還要用向陽的再燒製一次?”
唐英只是點點頭,並未細講。
一轉眼,兩批瓷器出窯,不出所料,向陰的瓷器獲得成功,而向陽的瓷器還都是半成品,不是碎了,就是殘缺。
唐英看了看,下令暫為封存。
王畫師看了直搖頭,不明白唐英多此一舉搞的什麼名堂。
瓷器燒製成功,原本以為能鬆口氣,豈料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當夜,王畫師的住處竟遭了火災,不光工作間被燒得一乾二淨,就連制瓷設計圖也不翼而飛。
如果有人按圖索驥,提前將瓷器大白於天下,那唐英的心血就白費了。
一定是有人縱火盜走圖紙,究竟是誰?
唐英滿腹狐疑,但來不及細想,他知道,這次是暗流湧動、險象環生,他要好好想想該如何保護好國寶。
草長鶯飛,時光荏苒。
明日就是進獻成品之時,唐英的國寶瓷器終於加工完成,他累得精疲力竭,恨不得沾床就睡。
他命王守拙把國寶裝箱收好,小心安置。
孰料,半夜,僕人來報,國寶不見了!
唐英氣急,只見王守拙哭喪著臉,癱坐在地上,捶胸頓足道:“大人,是我保管不嚴,釀成大禍,國寶被盜,死罪難逃!小人死不足惜,可連累了大人如何是好啊!”
唐英皺起眉頭,雙眼緊閉,良久,吐出一句:“王畫師,明日請如約與我押運國寶瓷器進京。”
王守拙疑惑道:“大人,還有什麼我們能拿去見皇上的?”
唐英緩緩道:“碰碰運氣吧。”
次日,當唐英小心翼翼地將一個精美盒子擺放在乾隆爺面前時,文武百官都伸長了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