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光照射,稍稍透亮。
“老朋友,你這個天珠買貴了些,應該是個最近一二十年仿造的東西。”張天元不善於隱瞞己見,如實說了。
“我的天,他說是從喜馬拉雅山揀來的……老實巴交的樣子!”朋友揚起了雙眉,提高了嗓門。
張天元卻只笑,上這種當的天珠收藏者實在太多了。
比如有一回,地攤上一下子冒出來好幾枚構圖極為繁複的天珠,幾位姑娘竟然一人買下一枚。
她們說:“地攤主人說挖出來一窩,肯定是清代埋在地下的……”
任何古舊物品的鑑定依據,最起碼的要求要符合邏輯。
天珠硬度在摩氏8度左右,是與紅綠寶石比較而言,珠寶玉石界稱其為半寶石。
天珠是真正無脈無源的天地間的精靈,在極端惡劣的高原氣候條件下蟄伏千百萬年而後破土而出,自然免不得會產生龜裂紋。
因此,在鑑定遠古時期的天珠時,鑑定師都會依據有否龜裂紋作出判斷。
既然是遠古,當指2000年以上的歲月,那年月工藝原始,孔眼自然便鑽得不直亦不圓。
但是,發現的2000年以上的純瑪瑙卻極少發生龜裂,玉亦不至如此。
那就是說,真正的天珠,產生的年代確鑿是要比純瑪瑙、寶玉石之被人類發現早許多許多年。
在幾年前的週末夜市地攤上,張天元獲得的一枚與眾不同的天珠,為橢圓形扁平狀,長5厘米、寬3厘米、厚一厘米,白體黑眼,在世上所見天珠中極其罕見。
這枚天珠除正面、背面正中各一眼呈橢圓形外其餘皆為不同的幾何形狀,共27眼。
天珠呈蠟狀光澤,通體有龜裂紋,白體已浸染成土黃色。
雪原典籍記載,這種橢圓形扁平狀天珠,公元前3000多年前,也就是說,距今五六千年吧,就在雪原、巴基斯坦以及兩河流域蘇美爾人中受到追捧,人們稱其為“烏賈”。
“烏賈”流入印度,印度人稱其為羊眼天珠,認為它不單可以驅除邪惡妖魔,而且可以幫助主人得到財富。
因此,有幸獲得羊眼天珠者,認為自己是最幸運的人。
張天元的這枚羊眼天珠通體的龜裂,便是無言的宣告:我馱負著至少五六千年前的輝煌和喧囂!
令人困惑的,是現代有人承認存在“真品天珠”,但又提到“真品天珠”的製作方法,是先將珠子白化,成為“至純天珠”,然後再在白化的珠體上鑲蝕深色部分。
因此,“真品天珠”是指那種通體白色,深色部分反而浮在白體上的天珠,這種天珠眼洞中的周邊也應該是白色的。
疑惑就在這裡,既承認存在“真品天珠”,又斷然肯定人工製造的“至純天珠”便是真品天珠,那便等於宣告,世上天珠沒有天然的,只有古老或不古老的區分。
那也就等於是說,那種黑體白紋的紡錘狀天珠,更挨不上“至純天珠”的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