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元仔細想過了,自己既然打算扶持卡爾洛特,那麼義大利翡冷翠就可能會成為他偶爾會常住的地方,沒有自己的住處也不合適啊。
“老闆,你怎麼會有那麼多錢,都是靠撿漏賺來的?”
奧爾默好奇地問道。
他對張天元真得是太好奇了,到現在為止,他也不知道張天元是神羅集團的什麼人,只知道張天元財大氣粗,而且很有膽識而已。
“算是吧,不過你們可別跟我學,在這方面,沒眼力可是會受罪的。”
張天元這番話,絕非空穴來風。
俗話說“盛世收藏,亂世黃金”,近年民間收藏熱不斷升溫。
今年六月份的時候,西廣博物館舉行免費“鑑寶”活動,收藏界專家為近200名市民鑑賞了陶瓷類、金屬類、書畫玉器近600件,遺憾的是真品屈指可數——這只是民間收藏的一個縮影。
西廣博物館自2010年開始舉辦免費“鑑寶”活動以來,許多收藏愛好者亮出自己的珍藏,有的固然是傳家寶、壓箱底寶貝,但絕大多數是從市場上淘到的贗品。
收藏中要注意什麼?
如何避開贗品?
這個一直都是很多收藏者最頭疼的問題。
當然,奧爾默和卡爾洛特也這麼問了。
“如果這個問題可以回答,那現在全世界都是收藏大師了,我只能給你們一點建議而已。”
說著話,張天元將話題引入到了正題之中。
“撿漏”的傳奇故事廣泛流傳,導致許多收藏愛好者喜歡到花鳥市場、鄉下、山裡等地“撿漏”。
在西廣博物館前幾年舉辦的“鑑寶”活動中,還發生過收藏愛好者拿出《清明上河圖》《五牛圖》等名畫給專家鑑定的事例。
張天元搖了搖頭笑笑說:“每當有人神神秘秘地拿出《清明上河圖》這類國寶級文物時,我們看都不看就知道是假的。”
其實他十分鼓勵民間收藏行為,他認為這對於中國文化的保護、傳承具有積極作用,因此,張天元除了收費鑑定之外。
也積極參加免費“鑑寶”活動。
然而,每次看到收藏愛好者興奮而來,敗興而去,他只能反覆提醒,“不能聽信那些‘繪聲繪色的撿漏故事’,更不能聽信出售者的‘雙簧把戲’。收藏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