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村小學?哎呀,您想要知道那邊的情況,估計得找老張了。”
寧叔皺了皺眉道。
“老張是誰?”
張天元疑惑地問道。
“老張這個人,過去是個文物騙子,本事很大的,後來被抓了,做了十多年牢,回來之後人就變得很低調,家裡日子過得有點緊巴巴的,都五十多歲的人了,也沒再娶老婆,前妻帶著孩子跑了,他找都找不到。”
寧叔解釋道。
“文物騙子?”
張天元皺了皺眉,說實在的,作為一個古董行裡的人,他對於文物騙子這種人是深惡痛絕的。
很多老實巴交的收藏家,就是被這些傢伙給騙得傾家蕩產啊。
“老張都做過什麼?”
張天元問道。
“說起來這人本事可是不小啊。”
寧叔摸了摸腦袋,想了想,就講了兩件有關老張的事情。
有個叫老劉的手裡的百十萬塊錢,搞房地產太少,開飯館太累,盤算著找專案。
尋思來尋思去,就惦記上了古玩行。
在那幾個朋友裡,老劉最不隔心的是老張。
老張大老劉五六歲,說話在理,花錢大方,給老劉幫著辦過幾次事,也都很給他長精神。
把想法給老張一說,老張就不住地搖頭:“你玩啥古董呢?冒冒失失的,兩天還不讓人把錢騙乾淨了。”
旁邊聽者也取笑道:“就是,你以為古董是誰都能玩的嗎?還是把錢兒交給老婆子存到銀行養兒子去!”
老劉是那種越擠兌越來勁的人,真就從那天起下了狠心。
老劉買回來一摞又一摞的古玩鑑賞的書認真學習。
頭幾個月,按兵不動,除了看書,就是到古玩鋪子窮轉悠。
一日,閒逛,見一幅四尺三開的《菊黃蟹肥圖》,落款題“郭怡孮”三字,問店主:“誰的畫?”
店主答:“外地的畫家,叫啥,郭抬宗(音。”
老劉心裡竊喜,想是遇上了“夯客”(甘州方言:傻瓜的意思。
於是他便裝做漫不經心的樣子打問道:“畫的還行,你要多少錢?”
店主回話:“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