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什麼畫啊,憑什麼價值那麼多?”美國佬將信將疑地問道。
聶震看向了張天元。
張天元笑道:“你聽說過鄭板橋嗎?”
“鄭板橋當然聽說過,難不成這幅畫是他的?”美國佬驚訝地問道。
“沒錯,這幅畫就是鄭板橋的真跡,你要是不信的話,可以讓你們的專家過來鑑定。”
張天元淡淡道:“鄭板橋先生作品的價格一直上漲,在2011年秋拍上,參拍的24幅作品成交了18幅,成交率達到了75%,成交總額為1億3266萬。”
“其中鄭板橋先生的《蘭竹圖》最終以28.7萬的價格成交,《蘭竹芳馨》最終以138萬的價格成交,《奇石圖》最終以115萬的價格成交。”
“而幾幅鉅作1760年作的《壽竹蘭芳》最終以1552.5萬的價格成交,《秋風傲立圖》最終以1380萬的價格成交。”
“2012年春拍上鄭板橋的作品達到了67%的成交率,總成交額是2775萬。”
“其中鄭板橋先生1751年作的《菊石圖》最終以38.6萬的價格成交,《墨竹圖》最終以230萬的價格成交,《書畫合璧》最終以483萬的價格成交,其中1756年作的《竹石圖》最終以1035萬的價格成交。”
聽到這裡,聶震皺眉道:“兄弟,這鄭板橋那麼出名,怎麼他的畫兒感覺價格都不是特別高啊,組多的也才一千多萬?”
張天元嘆了口氣道:“這還不是被贗品偽作給害的。”
鄭板橋的書法偽作,國內拍場比比皆是,主要是大字聯、自作詩兩類,拍價在幾萬元至十多萬元不等,時有高價出現。
正因為造假者眾多,導致鄭板橋書法市場價位在低位徘徊,甚至比不上近現代的一些書法名家。
其實,板橋的書法有著深厚的傳統功力,從他30歲所寫的小楷《範質詩》軸中不難一窺。
他的“六分半書”獨創自家之體,大小、長短、正斜、方圓、肥瘦、疏密都處理得十分自然,造假者之臨仿每每失於狂怪造作。
近幾年來,拍場上鄭板橋的書畫偽作數量只增未減,有些還打著著錄、回流的旗號,花樣翻新,不一而足。
在張天元看來,鑑別鄭板橋書畫,藏家應多觀真跡,體會鄭板橋書畫“瘦硬峻峭”的特點。
鄭板橋畫的《竹石圖》真跡,每每構圖嚴謹,題書講究,無論竹石,均顯瘦硬之神,得峻峭之妙。
正如鄭板橋在一幅竹畫中所題“一團勁悍氣,一團倔強意”,貴在“勁悍”二字。
同時,對其書法特別是款書應多加研究,瞭解熟悉其眾多真跡不同時期、不同款書的寫法,對鑑別畫作真偽也甚為緊要。
畢竟融篆隸楷行於一體,處處透著“蘭筆竹韻”的“板橋體”,絕不是造假者能輕易仿造的。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