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把這東西拿到市面上去賣的話,估計會被人罵死的,因為這樣子那基本上就是敗家。
張天元仔細查詢了這仕女木雕的各個角落,終於在底部發現了一個落款——“乾隆甲子造,先傳杜士元”。
士元?
難道這作品是杜士元的?
杜士元是中國清代雕刻工藝家。
號鬼工。
其實從他這號就可以看出,這人手底下技術有多厲害了。
他是蘇江吳縣人。
生卒年不詳,約生活於清乾隆年間。
此人比較嗜酒,善刻核桃、橄欖核為舟。
名作有“東坡赤壁賦核舟”,雕刻蘇東坡乘方篷快舟漫遊赤壁的情景。
舟兩面窗槅、桅杆、櫓、艄篷、舵、帆檣等畢具,俱可活動。
舟中雕刻八人,其中東坡先生著袍而髯,與著禪衣之佛印相對而談。
另有一客手持洞簫,啟窗而望。船頭一侍童,持扇烹茶。
雕刻精微之處細逾毛髮,精巧絕倫。
他又善於在象牙臂格上雕刻十八羅漢渡海,在數寸象牙之間,有山嶽、海洋、樹木、島嶼等。
據《履園叢話》等記載,杜士元曾應召入宮供奉。
帝都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廷“十八羅漢渡海象牙臂格”,其尺寸、形象、構圖等與史籍記載杜氏象牙雕刻基本相符,精巧臻極。
但因沒有款識和文字記錄,尚無法肯定其確出自杜士元之手。
關於杜士元這個人,資料實在不祥。
不過張天元因為是做這一行的,所以就有意關注了一下這些雕刻大師。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