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你沒見過,我也沒見過。”
張天元到現在仍有些後怕,你說自己一個搞古董收藏的,幹嘛沒事兒去做那麼危險的事情啊。
以後可絕對不能犯傻了。
“張先生?”
就在張天元和柳若寒說話的時候,病房的門被人推開了,田老闆從外面走了進來。
“田老闆,怎麼敢勞煩您親自來看我啊?”
張天元雖然不怎麼在意這個田老闆的身份,可人家畢竟是一方封疆大吏,這突然來到醫院,還不知道多少媒體在那裡捕風捉影呢。
他可是很怕麻煩的人。
“張先生放心,我已經做了妥善安排,今兒來到這裡是一個人偷偷摸摸來的。”
田老闆笑了笑道:“前天的事情,真得是辛苦您了,沒想到您為了我們田家,竟然不惜與上天作對,被雷電擊中,我真得是感動得一塌糊塗啊。”
“別光感動啊,得有實際行動才行。”
柳若寒打趣地說道。
“那是自然的,今兒來醫院,除了探望張先生之外,還有一份厚禮相贈。”
說話間,田老闆從袖筒裡面取出了一幅畫軸,笑著說道:“張先生,知道您喜歡古董,所以特地帶來了一幅畫,是仁甫的作品,您鑑賞鑑賞。”
“仁甫是誰啊,為什麼我聽都沒聽說過?”
柳若寒好奇地問道。
張天元笑了笑道:“你的專業不對口,當然不知道了。
自五代至宋設宮廷畫院開始,社會上一大批頂尖的畫壇高手,被相繼徵入內府,為皇室和皇帝服務;
到了元代,雖不再設專門的畫院,但為皇室和皇帝服務的宮廷專職畫師卻一直沿襲不衰;
至大清朝,此風愈烈,內務府除了招募社會上聲名顯赫的畫家入宮外,還接納外籍畫師入宮,最為著名的是義大利畫家郎世寧,為清廷留下了許多驚世駭俗的畫壇鉅作。
郎世寧幾乎服務於康雍幹祖孫三代,深得三朝帝王的青睞,有關他在中國的生活,流傳著很多優美的傳說,在此不再贅述。
而這個仁甫與郎世寧一樣,只不過他是一位服務於大清晚期至民國初年的宮廷畫師,本名叫屈兆麟,字仁甫,帝都人。”
“可是不怎麼出名啊。”
柳若寒皺了皺眉道。
“是不怎麼出名,但你不能質疑他的作品和畫工。”
張天元說道:“這個仁甫從小便極富繪畫的天賦。
十八歲那年被推薦供奉內府,任專職畫師。
花鳥、山水、人物無一不精,深得老佛爺慈禧太后的賞識,常由他代筆作畫以賞贈大臣。
他不但為宮廷陳設作畫,也為皇帝和皇后設計服飾上的圖案以及繪製嬪妃用餐巾的花樣。
他的工筆畫水平不弱於郎世寧,因此遵皇帝之囑,常仿郎世寧的作品,達到亂真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