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元笑了笑,續著他的話道:“據《履園叢話》記載,‘周制’百寶嵌的做法,以金銀、寶石、珍珠、珊瑚、碧玉、翡翠、水晶、瑪瑙、玳瑁、象牙、沉香等。
雕成山水人物、樹木樓臺,花卉翎毛,嵌檀梨漆品之上,大則屏風、桌几、書架、窗隔,小則筆床、茶具、硯匣、書箱,五色陸離,難以形容。
由此可見‘百寶嵌’這種工藝水平之高超。”
“對對對,那個專家也是這麼說的。”
科南克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
其實他沒必要不好意思,他不懂這些,只要張天元懂就足夠了。
張天元仔細觀察了一下這件竹雕百寶嵌花果紫檀盒。
基本可以斷定為清代乾隆時期的作品。
紫檀盒的口徑目測大約為三十厘米,寬為二十五厘米,呈六角形,通體以金星紫檀木製成,盒上有蓋,盒蓋的口沿部飾有描金回紋一圈。
盒面上鑲嵌著色澤不同的藕、蓮蓬、白菊、黃菊、芙蓉、蘭花等各色花果。顏色是金黃相間,相輔相成,很是好看。
盒面花果採自竹雕刻繪畫,但其效果卻遠勝於繪畫,極富立體感。
單從這盒的外部來看,真是富麗堂皇。
“東西不錯啊。”
張天元讚歎道。
科南克議員急忙說道:“那個行家也告訴我這竹刻百寶嵌可是難得精品,值得一藏。”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製品的國家,所以竹雕在我國由來已久。
竹雕又稱竹刻,是在竹製的器物上雕刻多種裝飾圖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種陳設擺件。
明清時期,竹雕發展到一個繁榮階段,尤其是其雕刻技藝,十分精湛,超越了前代。
所以,此時期裡的竹雕作品成為今天市場上最受關注的品種。
竹雕雖是小器,但往往精雕細琢,竹雕光傳統手法就有透雕、浮雕、圓雕等,創作者要具備繪畫、書法等功底。明清時期,竹雕領域名家輩出、風格獨特。
因此對後來的藏家來說,明末至清乾隆期間的竹雕作品最為珍貴。
仔細觀賞科南克議員收藏的這件竹雕百寶嵌花果紫檀盒,似乎能感受到雕刻師嫻熟的刀功手法。
中國嘉德十餘年來也上拍過數百件竹雕拍品,成績最為突出的當屬2003年秋拍“儷松居長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國藝術品”專場拍賣會,推出的14件竹雕器100%成交,其中有超過半數以上的拍品創下近10年來竹雕器拍賣的歷史最高。
縱觀近年竹雕拍賣市場,竹雕精品迭出,市場活躍,創造了一批中國拍賣市場的佳績。
專家認為,竹雕還有較大的市場運作空間,特別是那些出自名家之手的精品,或是經公認的收藏大家鑑賞收藏過的作品,將有更大的保值、升值可能。
竹雕製品的收藏前景被普遍看好。
所以這種收藏,其實是極為可觀的。
“張先生,我這裡還有個竹雕筆筒,不過不太清楚到底是古品還是現代的,順便就給您拿來了,您要是覺得好,就收了,不好的話,我再拿回去就是。”
科南克議員說著話,從箱子裡又取出了另外一件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