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幅畫。
一幅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
關於這幅畫,張天元簡直太瞭解了,他曾在各種文獻之中不止一次看到過關於這幅畫的事兒。
然而卻從未見過真品。
話說元朝貞元元年的一天,一個文人雅士的酒會在浙江吳興舉行。
席間,大家談笑風生,談論名山大川,其中有一人正在大談齊魯的山水之勝,尤其談及濟城的鵲山和華不注山之時,更是情不自禁,使在場的人為之神往,這個人,就是大書畫家趙孟頫。
趙孟頫是宋太祖十一世孫,其人才氣橫溢,精通詩文書畫。
可在座的有一人默默不語,表情沉重。
他是趙的好友周密。
周密是宋末元初重要詞人,原籍東山,南宋末年曾任義烏令,滅亡後不再做官,舉家逃難來到江浙湖州,再沒回過家鄉。
雖故鄉早已淪於戰火鐵蹄之下,暮年途窮自知已沒有迴歸之望,但終其一生都難忘是齊魯後裔。
於是他在詞中寫道:“回首天涯歸夢,幾魂飛西浦,淚灑東州”;
“一樣歸心,又喚起,故園愁眼”;
“歸鴻自趁潮回去,笑倦遊,猶是天涯”。
次日清晨,周密直奔趙孟頫家,訴說思鄉之情。
聽了周密的話,趙孟頫旋即起身,拿出筆墨,對他說:
“想不到周兄本是離鄉久遠的山東大漢,卻仍舊對故鄉有著這樣一片深情,我一定滿足大哥的要求。
不過小弟不才,唯恐有不詳之處,還是把故鄉的山水畫成畫贈與您,或許可以解周兄的思鄉之苦。”
說罷,趙孟頫便提筆揮毫,憑著記憶畫起濟南的山水來,他一邊畫,還一邊給周密介紹濟南的山水、民俗風情等。
就這樣,趙孟頫為周密所畫的傳世傑作、被後人譽為思鄉之畫的《鵲華秋色圖》誕生了。
《鵲華秋色圖》不愧是一幅名畫:
長汀層迭,漁舟出沒,林木村舍掩映,平原上兩山突起;
林木紅綠相間,枯潤相雜,樹姿高低變化豐富,疏朗有致;
房舍人畜、蘆荻舟網均精描細點,諸多景物安排錯落有致。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