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五,雖然比所謂的帝都人給價低了不少,對於張天元來說,還不是小數目。
那個時候張天元不過是賣其他零碎小貨,積攢起少得可憐的錢,很難攢出那麼多錢,面對一萬五的價錢,直接就打退堂鼓了。
現在想想,當年還真是苦啊,相比之下,現在賺錢簡直太容易,太輕鬆了。
他朋友倒是有錢,不過身上也只有兩萬,雖然一萬五買的下,可依然想要壓價,於是只給開八千。
農民慢吞吞的說:“成不了!”
僵持了好大一會兒,販子又做工作,農民讓了五千,到一萬塊,再不降價。
朋友對奇特的黃花梨件,打心眼裡喜歡,這時早鬼迷心竅,盤算這東西總會賣大錢的,完全沒必要太算計,也就答應了。
他身上就帶著現金,所以交易進行也非常簡單。
這筆交易進行的神神秘秘,對於是否存在騙局,張天元和朋友沒有絲毫懷疑,可是,販子和物主熟絡的關係,還是讓張天元迷惑,他疑心物主一定給販子好處了。
朋友也是這樣想的,所以提成沒按10%給。
東西運回來後,朋友並沒找內行掌眼,他的心理很微妙,怕一旦買假了,成為笑柄,再就是怕傳揚出去,對銷售不利。
說到底,他怕假,有那種鴕鳥遇到險情埋起頭來的自欺欺人心理。
可是這種事兒,怎麼可能一直保密啊。
終究後來還是真相大白了,那所謂黃花梨的傢俱,根本就是北河省做出來的假貨。
朋友為了這個事兒,直接就放棄了繼續做古玩生意,改行去炒股了。
還真別說,張天元那位朋友,炒股倒是賺了不少。
這就是所謂的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吧。
在這個事情之中,張天元跟他的朋友就是有點太自以為是了,把別人當成了傻子,才會上那麼簡單的當,也是夠好笑的。
看了一會兒,張天元終究還是把目標放到了最初看中的那枚泰和重寶上面。
雖然這東西貴是貴了些,但也屬於市價,沒有拍賣行裡那麼離譜。
這種稀缺的東西,只要他在壓壓價,應該是拿得下來的。
想到這裡,他就開門見山地問那白人店長那東西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