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元也懶得和他掰扯,畢竟還惦記著人家那兩對碎瓷片呢,於是便說:“我可以幫你挑一個相對好一點日子,但別的什麼都不能保證,你把店的大致方位,和那個人的八字以及想做什麼買賣簡單和我說一說。還有,我希望這是最後一回。”
我有意強調了“最後”兩個字。
阿普卻跟沒聽到似的:“謝謝您了,張教授。”
阿普一拍腦門,哎呀一聲,說自己不知道,這就打電話問。
張天元總感覺這小子在跟我玩哩跟兒愣,果真,電話打通以後,他便說道:“傑克,你現在在哪兒,說話方便嗎,什麼,在我父親的玉石交易市場附近?不是吧,這麼巧?
我也在這裡的彼得餐館用餐呢。
我在這裡碰到個高人,對,就是之前讓我掛八卦鏡的那位,啊,你想見一見?張教授這人不喜歡呼朋喚友的,我幫你問問看看他給不給我這個面子。”
阿普把電話拿到一旁,帶著笑模樣問:“張教授,我這朋友特別景仰您,您要不給我個面子,讓他過來一睹您的風采?”
張天元哭笑不得,這又是景仰又是一睹風采的,他嘆暗一口氣,反正今天已經幫了阿普的忙了,不如干脆送佛送到西吧。
大不了待會兒幫完這個忙,就狠一點,從阿普那多弄幾件像樣的東西,那不就結了?
他沒說要見,而是笑眯眯地說道:“阿普少爺,你這如意算盤打得好啊,不過我這個人可從來都是見錢眼開的,你如果沒什麼好東西,那就別提了。”
誰知道他這話出口,阿普卻嘿嘿一笑,然後拍了拍手,從外面走過來一個人,手裡頭拿著東西。
這人應該是阿普之前身邊的保鏢。
“張教授,沒什麼好玩意兒,這個三足爐就當做謝禮吧。”
開啟那紙盒子,裡面露出了一件漂亮的三足爐。
這件孔雀綠釉菊紋雙耳三足爐,形體不大,通高13.4厘米,口徑8.5厘米,直口,重沿,束頸,圓鼓腹,圜底,下承三隻乳形足,肩部到口沿處置扁平長耳,形似官員烏紗帽,故名官帽耳。
三足爐外壁施孔雀綠釉,釉面較為勻淨,因孔雀綠釉屬低溫釉,胎釉結合不是很好,故而出現脫釉現象。
在爐身頸部繪一週雲紋,腹部繪纏枝菊紋圖案,彩繪線條呈藍黑色。
而爐底不施釉,底部中心刻有一朵菊花紋飾。整個造型古樸莊重,別具一格。
孔雀綠釉又稱“琺翠釉”、“琺綠釉”,是以銅為著色劑的低溫顏色釉。
綠釉出現很早,漢代已有大量綠釉陶器產品,宋代磁州窯、吉州窯的綠釉瓷器都較為常見,還有定窯的“綠定”更是極為名貴。
元明以後景德鎮窯等窯場都有綠釉陶瓷器的生產,因其色彩極似孔雀羽毛之綠色,故而得名“孔雀綠”。
孔雀綠釉的燒造需要經過兩次入窯,即先高溫素燒胎體,之後罩上一層孔雀綠釉,再經低溫第二次燒成,因此這類陶瓷器一般胎釉結合不夠緊密,釉面很容易剝落。
一般來說孔雀綠釉陶瓷器大多是光素無紋的,不過也常見有兩種紋樣裝飾形式:
一種是釉下暗刻花紋,裝飾紋樣常見有蓮瓣紋等;
另一種為釉下青花裝飾,透過孔雀綠釉能看到青花紋樣呈藍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