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鑑寶秘術> 第三七四七章 核雕大師王叔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七四七章 核雕大師王叔遠 (1 / 3)

“師父,那王叔遠到底抓了什麼啊?”劉金寶這傢伙,到底沒上過幾天學,對於故事,有著極強烈的渴望啊。

“小叔遠的手在筐子裡抓來抓去。

爹孃多麼希望他的小手抓住書,讀書做官、光宗耀祖啊!可是,叔遠的小手偏偏抓住了那把小刀。

‘哦———’父母先是驚愣,接著哈哈大笑道,‘兒子將來要投身戎馬呀!’

也許‘抓鬮兒’有點準兒,叔遠從小就愛玩刀。

但是,他從來不摸大刀、長劍,性格也沉穩,平時沉默寡言。

每當看著他把小刀握在手裡轉來轉去、飛上飛下時,爹孃就常常覺得奇怪:這樣安靜的孩子怎麼會成為立馬橫刀的武士呢?

是啊,當爹孃的萬萬沒有想到過,王叔遠的手中刀不是揮舞在戰場上,短劍也不是指向敵人,而是遊刃於樹木、山石、瓜果等等東西上。

他常常揣著小刀,跑到村北的森林裡去,一去就是一整天。

那兒是他的天堂,他細心地觀察各種鳥獸,把它們刻在樹幹上、石頭上,他刀下的鳥獸栩栩如生,形態各異。

可是,畢竟刀法不嫻熟,常常劃破了手指。

每次回到家,爹孃見兒子指間有殷紅的血跡,追問起來,他總是笑著告訴他們:‘不用擔心,是鋸草劃破的。’

王叔遠曾到過江浙,並創作了‘微型木雕天封塔’。

他最著名的微雕藝術作品是‘明朝桃核舟’,這枚桃核舟船篷一側,有一明顯為‘明’字的標誌,是王叔遠的簡稱,其題款的方位與明朝著名學者魏學洢《核舟記》中記載的‘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情況完全一致。

同時,此枚明桃核舟首尾長2.9厘米、高2厘米,共刻有5個各具神態的人物,精妙的小窗有軸,可靈活開關,與《核舟記》描述相吻合。

此核舟應為王叔遠晚年力作。

專家認為,桃核舟用身著禪衣的佛印正在侍弄一盆盛開的菊花來暗示蘇東坡遊黃岡赤壁時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的設計。

突破了王叔遠早期作品中透過在畫舫的小窗上刻上‘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赤壁賦》名句和‘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後赤壁賦》或‘天啟壬戌秋日’等文字來點題的格局。

阿普的這件核雕,應該是王叔遠早期作品,雖然不如那核舟精緻,但也是難得的精品啊。”

張天元說著話,手裡頭卻拿著那核桃愛不釋手。

“張教授若是喜歡,送給你了。”

阿普突然說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