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元並不在乎那麼點鑑定費,他更在乎的,是那些古董。
尤其是當這些古董不屬於他自己的時候,總想多看幾眼,搞不好以後就看不到了。
“金寶、雲璐,你們也別收拾了,過來看看吧。”
既然帶了徒弟,像鑑定古董這種事兒,肯定是要徒弟們待在身邊的。
米特最先拿出來的,是三個銅鏡。
看到這銅鏡,張天元也不免有些緊張起來。
畢竟說到青銅器,那總能夠跟中國悠久的歷史聯絡起來。
據考古可知,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銅鏡,出土於齊家文化時期的墓葬中,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中國古代銅鏡有著中華民族傳統藝術的個性特徵,它的鑄造工藝、形制變化、鏡背花紋、銘文的產生與流行,都與時代的發展息息相關。
他仔細拿起那三面銅鏡端詳了一番道:“這三面銅鏡應該都是中國金代的東西。
金代是崛起於中國東北地區女真人建立的政權,金代統一中國北方後,隨著政治、經濟的強盛,隨之出現了文化的繁榮。
金代統治者把大批中原漢人工匠遷往北方,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發展。
金代銅鏡在北國異軍突起,不僅繼承了戰國及漢唐五代遺風,同時也影響著元明清三代。
金代銅鏡受到漢族鑄鏡的影響,在銅鏡的鑄造工藝上獨樹一幟,既吸取了中原地區漢族鑄鏡的優良傳統,又體現了遊牧民族特有的豪放粗獷的氣質。
同樣題材的鑄鏡,正是因為金代的民族特色,使其呈現出不同於漢地鑄鏡的風情來,雖然不如漢地鑄鏡那般精美細緻,顯得頗有些粗糙狂放。
但正是這份粗糙狂放卻散發著原始的、野生的、跳動的生命氣息,讓人看了常常忽略它的粗糙,而深深地被它的生命氣息所吸引。
金代時期人物故事鏡的題材內容最豐富,人物故事鏡也最為流行,大多采用中原地區廣為流傳的傳說典故及喜聞樂見的圖案,在我國青銅工藝發展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作用。”
聽著張天元的話,劉金寶連連點頭,米特也是笑了起來。
男人最帥氣的時候,就是看起來很淵博的時候。
“這面應該是金代雙魚鏡!”
張天元拿起其中一面銅鏡說道:“目測直徑20.5厘米。
圓形、圓鈕。
雙魚體大寬肥,幾乎塞滿了鏡背內區。
鯉魚刻畫極清晰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