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種情況才是極好的。
“行吧,我給你這個面子。”
張天元笑了笑,當即就進行了交易。
其實他跟這位掌櫃的又不認識,怎麼會給對方面子呢,說白了,還不是因為東西夠好啊。
老夏拿了錢,自然是非常高興了,連連衝張天元和掌櫃的說謝謝,然後才轉身離開。
此時那邊拍賣會似乎也要開始了,來參加拍賣會的人都陸續拿著邀請函往那邊走了。
張天元也跟掌櫃的告辭,帶著自己的東西,和兩個徒弟一起往那邊走去。
路上,劉金寶有些感慨道:“這老農就是樸實啊,可是這樣也容易上當受騙的。”
“樸實?”
張天元笑著搖了搖頭道:“如果你給我說二十年前中國的農民樸實,我的確相信,那個時候鏟地皮絕對一鏟一個準。
可現在呢,鏟地皮的都快餓死了,老農們比有些古董商還要更加狡猾呢。”
說到這裡,張天元不由想起了以前學校里老師講的一個有關古董的故事。
有一個鄉下農夫,幫人家清理老房屋時,得到了一大批“破舊碗盤”。
他隱約聽說過有些破舊碗盤還能值點錢,但他連字都不太認得,不可能知道這些破東西到底值多少錢,怎麼辦呢?
他就放出訊息,給那些專門到鄉下去搜舊貨的商人聽見。
老農贏了古董商古董圈本來就有一些商人,會專門到鄉下找老太太的漱口杯、裝米的缸盆,從中挖掘一些有年月的瓷器。
一個古董商聽了訊息,就去看看老農夫的貨,老農夫把一兩百個破爛碗盤鋪在草蓆上說:“你先挑,你挑好了,我們再來談價錢。”
古董商精挑細選,挑了五個小盤子出來,問他:“你要賣多少錢?”老農夫反問:“你要出多少錢?”
對方說:“這五個盤子,我願意每個出價一百元。”
老農夫聽了就回答:“每個我要賣八百元。”古董商覺得太貴,沒有交易成功。
老農夫於是知道這五個盤子應該是其中比較值錢的,每個行情價在三五百塊左右,這種行情價,古董商買回去賣才會有賺頭。
後來又不斷有人上門來挑,他又靠同樣方法,知道哪些碗盤有人要、哪些是垃圾;只要對方挑好,他就開一個離譜的價錢,不讓人買。
當人家生氣,他會說:“不然你從剩下的裡面儘量挑一堆,我最最便宜賣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