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鑑寶秘術> 第三六六八章 木葉盞(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六六八章 木葉盞(二) (2 / 2)

“又有人認為木葉盞可能為禪寺僧人們訂製的特殊專用茶器,其所表現出來的意境,也頗近於禪理。這一種說法,得到很多人的認可。”掌櫃的補充道。

細細想來,木葉盞多用來裝飾宋代典型的斗笠碗造型。

這種造型口大、足小、敞口淺腹,蘊藏著佛家頗具寬廣的包容性格。

佛家又講“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當一片飄零的落葉,置於火與泥土鍛造的茶盞之中,對於禪宗來說,已遠非一般普通喝茶的工具。

所謂“禪茶一味”,在禪與茶千絲萬縷的關係中,由一片小小的樹葉,入定於沉思,入定於佛國,誰又說不可呢?

“一塵一佛國,一葉一釋迦”,見真見性如此。

從木葉的千姿百態,窯工的信手取來看,木葉的選擇也有佛家“貝葉”寓意,只不過舍其形,取其意罷了。

“這個理由,或許真得說得通。”

張天元想了想道:“其實,不止木葉盞,眾多吉州窯作品都不約而同地表現出了禪的智慧與美學特徵,這也並非偶然,這還得從吉州窯說起。

吉州窯位於贛南,在唐宋時期,贛南是中國禪宗寺院密集、大師輩出的地區。

在此種特殊環境中,吉州窯的產生與發展直接或間接受到了禪宗的影響甚至是約束。

大禪師們按照禪宗哲學與美學的要求,指導和規定窯工為寺院生產法事所用及僧侶們日用的陶瓷器物,便出現了茶器、香器與花器等不一而足的禪理美器。

可以這麼說,吉州窯產生的主要原因註定了此窯口器物天然的禪意特質。

正是這禪理,賦予了木葉盞別樣的美。

古拙的黑陶,木葉的禪理,既有古樸之風雅,又有禪理之細膩,這拙中藏細,頗合含蓄蘊藉的情感表達,很得中國人的性格精髓。

在人類註定走向繁華,走向精緻的路程中,這種來源於自然的裝飾,其理念本身就很了不起。

它向世人宣示著這樣一種可能,即便繁華如天幕,我仍清奇如初。”

“說的好!”

掌櫃的不由拍手叫好。

不過此時卻聽到一個聲音,很是破壞氛圍。

“這麼好的東西,準備給多少錢呢?”

聲音是老夏的。

雖然有點不和氛圍,但說出來也沒問題。

既然大家都說好,那到底該給多少錢算數呢?

方才那件鼻菸壺,掌櫃的還能確定的確是清代的東西,因此一萬塊錢他敢直接給出去。

可是這木葉盞,他無法斷代,不知道是仿製的,還是宋代的東西。

所以一時間有些猶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