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雕法為用平口切刀切好刻面紋樣的邊線,然後用大小鏟地刀鏟地,使紋樣突出在平面之上,繼而在刻面紋樣精心加工,細心修飾。
其工之細,在於“挑地”,平地鏟得平滑如鏡,圓渾如規,線條挺括,剛勁有力。
鼻菸壺整體貼上、鑲嵌精膩,嚴絲合縫,無跡可尋,匠心之巧,無論從任何角度觀賞都令人讚歎不已。
這件竹簧鼻菸壺器物雖小,但彰顯了古代竹簧工藝的製作水平,蘊含著獨有的風格魅力和時代特色,收藏欣賞價值不言而喻。
“老先生打算賣多少錢?”
掌櫃的問道。
“我也不懂這些,您看著給就行了。”
老夏笑了笑道,顯得很是憨厚。
掌櫃的沉思了片刻之後道:“這樣吧,這東西我給您算一萬元好吧?”
“一萬?是不是有點太多了啊?”
老夏似乎有些吃驚。
“不多不多,這可是清代的東西,值錢著呢。”
掌櫃的笑道。
“那好吧,您在看看這個。”
老夏拿出來的第二件東西,是一個茶盞。
茶,在國人的生活裡扮演著有意味的角色。
既有“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常,又有“琴棋書畫詩曲茶”的脫俗,可謂佔得務實又得虛靈。
國人又歷來講究“美食不如美器”的器用之道,對於茶器的用度則更為挑剔。
一路走來,可以得見,在從粗放式羹飲向精細慢品的飲茶變化中,茶器亦由古樸向精緻進發。
細說起來,或許可以這樣形容:中國的茶具出於粗陶而精於瓷,精細之不足故紋路之,紋路之不足故顏色之,顏色之不足故雕之鏨之嵌之。
竊以為,古樸雖好,但失之細;精緻雖好,但失之拙,而拙中藏細確是最妙。
這就是為什麼“千年飲茶史,獨愛木葉盞”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