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誤區是混淆了價值與價錢的概念,很多人把兩者等同看待了。
實際上,價錢是由拍賣市場製造出來的一個暫時性、地區性的價格標籤,是一件商品化的外衣;而價值則是這件作品透過歷史與傳承而形成的一個認可和共識,更真實,更可靠。
比如一件瓷器,在上浦、帝都和在香港肯定會有三個不同的價錢。
價值是三個地方都承認的,但價錢有人為、地理、區位因素,是可變的、暫時的。
如果把眼光更多地放在價錢上,而忽略它的價值,就很容易被市場假象所迷惑,因為價錢是可以**控、被運作的,但是價值不會。”
“大行家啊!”
掌櫃的取出了一幅字,還有一幅畫,然後放到了桌上道:“本來以為客人對古玩只是粗通而已,現在看起來,您絕對是一個大行家,既然如此,這兩件東西,就可以拿出來給您看看了。”
他方才詢問的那兩個問題,自然是有理由的。
不是說隨便問問,而是想要藉此來了解一下張天元。
張天元倒是不介意,隨手翻開那幅字,仔細鑑賞了一番之後笑道:“不錯啊,掌櫃的您居然還有祝枝山的字兒?”
“客人看出來了?”
掌櫃的笑道:“這本來是我們老闆的收藏,但老闆更喜歡唐伯虎,所以這祝枝山的東西,他就打算乾脆賣了兌現,畢竟不是每個人手裡頭都有餘錢的。”
張天元笑道:“論書法本身,和唐伯虎同時期的祝枝山、文徵明就遠遠超過他了,當然,如果說到畫畫,認為唐伯虎又要勝過他們兩人。
特別是就行書、草書來說,祝枝山是遠在唐伯虎之上的。”
祝枝山本名祝允明,因右手有六指,自號‘枝指生’。
他的狂草十分牛逼,在民間,大家都說‘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也就是唐畫祝字。
由於祝枝山家學淵源,祖父是進士,官至晉州布政司右參政,外祖父也是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加上他天稟賦很好,又有兩位大神的教導,所以他九歲時已經能作詩,33歲考中舉人。
但是沒想到的是,自以為牛逼的祝枝山卻到了55歲,才被授廣省惠州府興寧縣知縣。
知縣啊,九品芝麻官。
官不大,書法的癮卻很大,祝枝山在興寧縣工作期間,工作十分努力,但卻不討上司高興,於是只有把精力放在寫字上,他奉命修興寧縣誌,這部由狂草修成的縣誌成為他傳世中的珍品。
祝枝山書法風貌豐富多變,隨心所欲,用筆多長鋒或用短鋒,不拘一格,運筆豐滿且跌蕩起伏。
他的書法最大的特點就是外形狂而收放自如,看似狂,其實十分工整沉穩,有極強的韻味和節奏感。
你們老闆瞧不上祝枝山的字兒,可有點可惜了。”
所謂真人面前不說假話,張天元明知道對方是行家,也就沒有隱瞞什麼,對於祝枝山的字,評價可是相當之高。
掌櫃的也嘆了口氣道:“話是這麼說啊,沒想到今天還能遇到個知音,只可惜我沒那麼多錢,不然的話,這幅字我就自己收了。”
“多少錢?”
張天元問道。
“老闆說了,這幅字雖然他不喜歡,但畢竟是名家之作,最少也得一萬美金才肯賣。”
掌櫃的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