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文房,慕容德更是近乎痴迷,“說實話,如果我是一個億萬富翁,肯定買一屋子自己喜歡的文房留著。因為我這個喜歡是發自內心的,而且我又懂它們。”
對於慕容德,張天元瞭解很多,就算說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他把這個事兒告訴給李雲璐,也算是對李雲璐的一點教導吧。
沒辦法,收了別人的錢,不辦事好像也不行啊。
其實李雲璐以前也有個師父,叫根特劉。
那傢伙姓劉,起了個英文名字叫根特,據說是中國有名的古董收藏家。
根特劉其實還是有幾分本事的,也正因為如此,才得到了米特的好感,把他介紹給李雲璐做師父。
但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情,徹底讓李雲璐和米特認清了這個根特劉自以為是的一面。
自然做師父的事兒也就吹了。
那件事兒,是在中國發生了,根特劉帶著李雲璐和李雲璐的兩個保鏢去中國“鏟地皮”。
其實在來美國之前,根特劉就很喜歡收藏,平時眼勤腳勤,有工夫就跑偏僻鄉下,專門去“淘”自己喜歡的寶貝,俗話把這叫“鏟地皮”。
數十年來,靠著這鏟地皮的辦法,根特劉陸陸續續蒐集到了三百多件藏品,其中尤以價值七位數的金胎紫銅香爐為最。
漸漸的,他在圈子裡有了名氣。
當然也賺了點錢,也正因為如此,就莫名其妙地成了李雲璐的師父。
這天,根特劉和往常一樣,吃罷早飯就甩腿去古玩市場,在那裡轉悠。
當然,與他一起同行的,還有李雲璐。
而李雲璐的兩個保鏢則跟在比較遠的地方。
這是李雲璐自己的要求,因為跟得太緊了會讓她感覺很不舒服。
轉到一個拐角處時,根特劉突然發現那裡的地攤上有一塊青玉令牌,這玩意兒是自己藏品中沒有的,於是便蹲下身來細看。
這是一塊民國時候由某省都督簽署的一筆上億資產的解凍令牌。
按說民國時候的東西收藏價值應該不是很大,但既然能補自己家中藏品的空缺,為何不買下它呢?
於是根特劉便和鋪主討價還價起來,最後居然“殺”到原價的三折,以150元錢成了交。
付了錢,拿過令牌,根特劉一邊悠悠地繼續在市場裡轉,一邊不時得意地停下步子,端詳手裡新覓來的東西,周圍人都以為他得了什麼寶貝,紛紛擁過來看。
有個年輕人也上來湊熱鬧,誰知只一瞥,就頓時大驚失色道:“先生,您這塊令牌賣多少錢?您開個價,賣給我吧!”
根特劉抬頭一打量,這個年輕人三十來歲年紀,一臉斯文樣,不禁笑道:“小夥子,東西自然是喜歡了才買下來的,怎麼能轉手就賣了呢?我不賣的!”
說完,他就把青玉令牌揣進懷裡,甩開大步朝市場外走去。
那年輕人不死心,跟在後面一路追著說:“先生,您就開個價嘛,出多少錢我都願意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