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特顯然對張天元這種說真話的態度非常感激。
古玩行裡,如今說真話的人真得少了,編瞎話的倒是不少。
隨著古玩界各類事件的不斷曝光,引發了大眾對古玩行業的廣泛關注。
一系列收藏事件包括去年遭到行業內強烈質疑的上浦世界非遺文化城的海外文物迴歸博物館;
一些逐漸俘出水面的“偽專家”;
重回搜尋熱點的“冀寶齋事仵”等等。
將早期被定義為對藝術、對歷史有一定的追求,有錢、又有閒的人士投身的古玩藏界,變成了現如今在高速發展的資訊時代。
人人都能來敲門的“藝術品行業”。
收集的發達使得不少吃瓜群眾紛至杳來,一探究竟。
迷一樣的收藏介面紗正被一層層扒開,越發顯得透明且驚歎。
而專家是否就一定俱備鑑賞能力?
到底孰是孰非?
古玩鑑賞是推理還是講敵事?
為此,張天元也曾經跟業內比較知名的收藏家做過一番探討,也得出過一些結論。
今天面對好學的李雲璐、溫蒂,甚至是米特女士,他願意說出來分享。
古董行業容易買到假貨的誤區第一是我們總覺得別人傻,其實自已才是傻。
因為我們先入為主的概念:好比一個打扮像農村來的人,天天拿東西賣給我們,說剛挖出來的東西伱要不要看一下?
你就覺得他們很傻不知道東西的價值,然而你好好想想,你覺得他們會傻嗎?
想象一下,挖一個墓下去把東西拿上來工錢都不夠,還要大老遠跑來賣給你幾百塊,幾千塊,這可能嗎?
第二,愛聽敵事,譬如說寶島的圈子,人家告訴你當時國民黨帶出去很多啊!
當時他是國民黨裡面的軍官的後伐啊!
等等……
你聽信了敵事,買到假貨也是自然。
一件古玩它的藝術價值和它的工藝是對等的,所以才會有人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