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心臟是佛羅倫薩,那些最為人熟知的藝術家,多半與這座城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當我們漫步世界藝術館欣賞《義大利文藝復興展》,當我們的眼睛掠過馬薩喬、多那太羅、波提切利、達·芬奇、拉菲爾、德拉瑞亞、米開朗琪羅、提香、曼坦尼亞等等如雷貫耳的名字,或許應該瞭解,還有一個名字在這些文藝復興巨匠的身後閃光,那就是———美第奇。
事實上展覽的許多作品,本是美第奇家族的收藏,有不少畫像和雕刻,就是為這個家族的成員而作,甚至展品最主要的來源佛羅倫薩烏菲茲美術館,也是這個家族的遺產。
烏菲茲美術館曾經是美第奇家族的政務廳,政務廳的義大利文為uffizi,因此名為烏菲齊美術館。
烏菲茲美術館以收藏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和其他各畫派代表人物,如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丁託列託、倫勃朗、魯本斯、凡·代克等作品而馳名,並藏有古希臘、羅馬的雕塑作品。
對於藝術愛好者來說,烏菲茲美術館無疑是這座“鮮花之城”中的最為瑰麗的奇葩,收藏品達2500件之多,參觀至少要花半天時間,真正理解則要花一星期時間。
美術館分為二層和三層。
二層是列奧納爾德、米開朗改羅等人的素描及版畫的展室。
三層是繪畫館,三段走廊之間有45個展室。
從這裡到河對面的皮蒂富有巴扎利走廊連線,這條長廊現在是達芬奇、提茲亞諾等畫家們的自畫像的展覽館。
鎮館之寶有:博尼塞納的《聖母子》、馬爾蒂尼的《聖告》、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和《春》、達·芬奇的《三王禮拜》、拉斐爾的《金絲雀的聖母》、米開朗基羅的《聖家族》、提香的《花神》。
皮蒂宮是一座規模宏大的文藝復興時期宮殿。
位於阿諾河的南岸,距離老橋只有一點距離。
1458年建造時原是一位佛羅倫薩銀行家——盧卡·皮蒂的住所。
1539年,這個宮殿由美第奇家族購下,並作為托斯卡納大公的主要住所而使用。
透過世代累積,皮蒂宮逐漸儲藏了大量的繪畫、珠寶和貴重的財寶,如今這些大部分都以向遊客展出。
聖喬凡尼禮拜堂位於百花大教堂前,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造的八角形建築,建於5世紀至8世紀間。
禮拜堂有3扇青銅的大門,其中南門是安德雷亞·皮薩諾的作品,北門與東門是吉爾伯提的作品。
其中東門雕塑異常精美,由吉爾伯提花27年時間製作,用十張圖樣描述亞當、夏娃及聖經舊約的題材,被米開朗基羅譽為“通往天堂之門”(洗禮堂的“天堂之門”為複製品,真品藏於大教堂博物館。
禮拜堂內部屋頂裝飾著以末日審判、創世紀聖經故事等為主題的拜占庭風格的馬賽克鑲嵌畫,另外多納泰羅設計的教皇約翰二十三世之墓也位於此。
佛羅倫薩舊宮,又被稱為維琪奧王宮,建於13世紀。
這個古老的宮殿現在作為市政廳仍在使用,宮內擁有一個博物館和一個500人議事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