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服氣,你肯定以前見過這樣的東西吧,不然的話,不可能那麼快就猜出來的。”
李雲璐振振有詞地說道。
“好吧好吧,早知道你會不服氣,我也沒必要跟你這小丫頭爭個頭破血流。”
張天元今天心情好,自然不會與李雲璐計較,對方不承認自己的鑑別,那就不承認吧,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你這是什麼話,如果你能再鑑定出來一件東西,我服你。”
李雲璐叉著腰說道。
“還是免了吧,對我沒有絲毫的好處啊。”
張天元聳了聳肩道。
“怎麼會沒有好處,如果你鑑定出來的話,我就把它白送給你,如何?”
李雲璐氣鼓鼓地說道。
“此話當真?”
“當真!”
“好,東西拿出來吧。”
張天元笑了笑道。
李雲璐看到張天元的笑,總覺得自己好像是被套路了,不過她怎麼也不相信,張天元真能鑑定出來她拿出來的這件東西?
“這不是民國報國儲蓄彩票嗎?李小姐你在逗我?中國的東西我會不認得?”
這張民國報國儲蓄彩票,長15厘米,寬7.5厘米;分上下兩部分,上半部分為主體部分,最上端一行綠字“西山建設有獎儲蓄存款證書”,呈半圓形,並蓋有騎縫章印,中間紅圈裡印一個綠色“春”字。
下端右邊是中華民國三十四年第壹期洪組,至民國三十五年四月壹日憑票支取,本息拾圓貳角,中間國幣拾圓整,西山儲蓄局,並蓋有紅印。
左邊是中華民國三十四年三月二十一日發行。
外面套有紅邊白底四個大字“儲蓄報國”最下端是編號NO.07627。下半部分為獎金領票。
上有開獎日期、領票編號、注意事項等。
上下部分中間蓋有騎縫章“西山省儲蓄局存款證書圖記”。
彩票背面也分兩部分,上半部分是條款摘要,下半部分是領獎人姓名、住址、職業、印鑑等並有“儲蓄存款證書圖記”和“西山平定縣政府”兩枚印章。
說到彩票,可能有人認為它是舶來品,其實早在秦漢時期,就出現了彩票的雛形“蒙彩”。
到了唐代,彩票業已初具規模,詩仙李白在《送外甥鄭灌從軍三首(之一》中曾寫道:“六博爭雄好彩來,金盤一擲萬人開。”
這兩句詩生動地勾勒出了當時博彩業的熱鬧場景。
元代的“拈鬮射利”和清代的“闈姓賭榜”是民間發行的規模較大的彩票。
而我國曆史上有據可查的最早由官方發行的彩票,是在晚清咸豐、光緒、宣統年間。
1899年,南洋菸草公司以政府賑災名義發行了“江南義賑票”,這是我國近代第一種本土發行的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