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數年間,事變疊出,先是太子朱標於二十四年從西北還朝後生病,次年病歿,三年後秦王朱樉也死於古城。
待到洪武三十一年,晉王朱也突然病逝,至此太祖朱元璋三位年長的兒子全部去世,燕王朱棣成為諸王中最長者,也成為強藩之首。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太祖朱元璋病逝,皇太孫朱允炆即皇帝位,是為建文帝。
為防止藩王勢力過大,朱允炆有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卿黃子澄主持下制定了削藩之策。
削藩所指自然就是勢力最強的燕王。
但是齊、黃等人又恐燕王勢大,不易對付,於是想到了從燕王同母兄弟周王朱橚下手。
當時黃子澄說道:“燕王性豁達果斷,嘗難其舉動,沉靜深遠,莫測其端倪,恐未易去,一發不成,大事遂去。莫若發自周王,周王易與爾。伺去周王,可以覘之,且令議周王罪,周王其同母弟也,必來救,救則可以連坐。周王既去,則其勢孤立,僻處一隅,危如累卵,誰肯從之?此時雖有聖智,不能為矣”。
朱橚是個多才好學的藩王,但也頗有些恃才妄為,他知道建文朝廷對藩王有所防範,自己也作了些防備,於是漸漸有人傳言他心懷異謀。
王府長史王翰是個有心計的人,看出建文朝廷的意圖,一再勸朱橚小心為好,朱橚卻只當耳旁風,從來不放在心上。
王翰恐怕日後禍及己身,佯狂而去。
朱橚的次子汝南王是個不逞之徒,一心想襲封周王爵號,將父兄視為眼中釘。
他知道朝廷有削藩之謀,便乘機出首告變。
這當然正是朝廷方面求之不得的機會,於是密命曹國公李景隆佯作北上備邊,兵臨開封,突然包圍周王府,將朱橚逮送京師,謫遣到雲省蒙化。
當時的雲省,素有“煙瘴”之稱。
這已經是周王第二次謫遣雲省了。
這一次不比前次,那是朱元璋為教育兒子,望其向好,這一次卻是朝廷論罪,削奪為庶人。
周王朱橚與王府家人,一路之上,只有看押軍士的呵斥,一群昔日嬌生慣養的皇親國戚,竟然體無完衣,妻子凍餓,來到雲省又恰恰有幼子初生,沒有乳母,只得買頭奶羊,以供哺乳。
想起王翰當初的勸諫,悔之已晚。
不久,朝廷又將朱橚召歸京師,禁錮於高牆之中。
其後不久,燕王朱棣起兵“靖難”,並於建文四年六月兵入京師,當時宮中火起,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終。
燕軍攻入京師後,首先要做的一件事,便是命令騎士們迅速趕去護衛被拘繫的周王朱橚和齊王朱榑。
正處拘繫中的周、齊二王此時已經得知燕師兵臨城下的訊息,他們在惴惴不安地等待著燕師的到來。
大隊全副武裝的騎士們趕來時,周王朱橚還以為是建文帝城破前派來的殺手,不免失聲驚呼,以為必死無疑。
後知是兄長燕王朱棣派來保護自己,方才驚魂初定。
周王朱橚直到被護送入燕軍軍營見到朱棣,這樣情形下的相見,使這對同父同母的兄弟不禁相對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