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鑑寶秘術> 第三五七八章 外行也能鑑定古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五七八章 外行也能鑑定古董 (2 / 3)

只要我們掌握一些知識盲點,就能夠覺察到這些相對醒目的破綻。

不致上當受騙。

比如,李白有一首詩,叫《靜夜思》。

這詩大家小時候都背過,而實際上,這首詩的原文不是我們熟知的那個版本。

在宋代洪邁的《萬首唐人絕句》裡,原詩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到了明代,《萬首唐人絕句》被修訂了一下。

第三句“舉頭望山月”改成了“舉頭望明月”。

到了清代沈德潛的《唐詩別裁》,第一句“床前看月光”改成了“床前明月光”。

到了蘅塘退士編撰《唐詩三百首》,把這兩句修改綜合到了一起。

如果有人要賣給你件屏風。

說是明代的,上面刻著《靜夜思》全詩。

你過去一看,發現它第一句是“床前明月光”,那可以直接把這假貨扔出門去了。

再比如說,陸游有一首《示兒》,也是眾人皆知。

它開頭一句“死去原知萬事空”,其實最初的版本寫的是“死去元知萬事空”,因為在明代之前,“原來”、“原知”都是寫成“元來”、“元知”,元字做本來,起初意。

後來朱元璋嫌惡元朝,連元字也看不得,遂下令將“元來”改為“原來”。

才成為現在通行的用法。

瞭解了這個知識盲點以後。

若有人給你看一樣南宋的古董。

裡面出現“原來”字樣,不用再做別的鑑定。

一定是假的。

還有一個成語,叫“紙上談兵”,說的是趙括誇誇其談,在長平被坑殺了四十萬趙軍。

可仔細想想,趙括是戰國時候的人,紙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西漢年間剛有紙的雛形,到了東漢蔡倫,真正意義上的紙才出現。

實際上,“紙上談兵”這個成語最早出現,要到晚清那會兒,和趙括聯絡到一起,差不多是民國時期。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